中国实事求是新闻社安徽讯(首席记者侯震斌 王红卫 刘锦华 赵建军)2017年,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70周年。1947年6月30日,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部署,在刘伯承、邓小平的率领下,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在晋冀鲁豫太岳兵团和华东野战军的配合下,充分发挥运动战特长,横穿陇海路,跨越黄泛区,激战汝河,抢渡淮河,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吸引和调动国民党南线全部兵力于周围,建立了拥有2000万人口的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从根本上撼动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实现了党中央经略中原的战略目标,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正如毛泽东同志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指出的那样:“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谱写了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为了追忆那段峥嵘岁月、牢记这一历史事件,缅怀刘邓大军的不朽功勋,继承和发扬他们一往无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精神,为会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脱贫致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共金寨县委、金寨县人民政府将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本人也搜集整理了一些有关的史料及文章。本文着重向大家介绍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几个战斗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二部分:幸福记忆 镌刻心间
1、刘邓大军----自制棉衣御寒冬
1947年8月7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兵分三路,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征程。刘邓大军在大别山斗争中经受了严峻考验。本文主要讲的是:战士们自制棉衣御严冬的故事。
按照惯例,部队官兵的军需装备是由部队的后勤部门负责供给的,我军在初创时期也是如此。但是,为什么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的御寒棉衣却是要官兵们自己动手缝制呢?
原来,刘邓大军深入大别山区后,遇到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天气越来越冷,10月初的大别山已经是寒风凛冽了。部队面临着严寒天气的严峻考验。战士们身上穿的还是1947年4月前发的军装,脚上大多数穿的还是草鞋,许多战士都患上了感冒,部队的行军、打仗都受到了很大制约。
其实,刘邓首长早就开始考虑解决部队的冬装问题。9月初,刘邓曾就这个问题电报中央军委。中央军委原计划在晋冀鲁豫后方,为刘邓大军筹措15万套棉衣,100万银元和药品及物资,并且都已经准备好了。但是,要把这样庞大的物资送往大别山,沿途要经过漫长的敌占区,随时都有遭到敌人袭击的可能,任务艰巨而危险,并且至少需要4个纵队护行、25000名民工起运,无异于又是一次“大军南下”。
无奈,1947年9月16日毛泽东致电刘邓:你们全军冬衣准备,“要放在自己筹办上面,你们如果能努力收集棉花、布匹,每人做一件薄棉衣,或做一件棉被心,就能穿到12月、1月,那时后方冬服可能会接济上来。"
在这种情况下,刘邓首长决心利用战斗间隙,自己动手,解决棉衣问题。随即,刘伯承司令员指示各部队,就地购买材料,自行缝制棉衣。
号令一下,大家齐动员。各部队派出采购人员,根据规定的政策,向商家和群众购买、筹借布匹和棉花。人民群众非常关心解放军,听说部队筹集棉布,有的送来土布,有的送来棉花,还有的把拆洗过的旧粮食口袋送来。棉布主要是向商人购买,部队公平交易,价格合理。同时,部队还在已经解放过的几个县城里缴获了一些布匹和棉花。这样东拼西凑,总算把做棉衣的材料筹齐了。
可是,筹来的布五颜六色。战士们着急了:"当兵的穿花衣裳像啥样子?"是呀,一支部队穿得五花八门,走出去也影响军容、军威啊。怎么办?染!
大家动脑子、想办法,找来稻草灰,用水和成浆子,将各色杂布染成灰色。战士们互相评比,看看谁的布染得地道。与此同时,大家还用树枝制成弹弓弹棉花。布染好了,棉花也准备好了,下一步就是裁剪了。有的脱下衣服来照样画,有的请当地妇女传授裁剪技术。总算一件一件地裁了出来,只是领口总开不好,不是大了,就是小了,还有的把领口开到脊梁上去了,只好找块布补上,重开。大家还编了个顺口溜:当兵好当衣难裁,棉衣好做领难开。刘、邓首长也来到战士中间,亲自给大家做示范,手把手地教大家。刘伯承司令员还教会战士们"简易裁领法",用一只搪瓷碗扣在领口的位置上,照碗口大小画圈裁出领口。这样,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全军地将士终于都穿上了棉衣。虽然不怎么美观,也不怎么合体,但都是大家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穿在身上暖在心里。
在这里,刘、邓首长也和战士们一样,穿着破旧的军衣在风雨中行军作战。陈赓司令员给野战军首长送来几套棉衣,刘、邓首长拿去送给战士了。他们说:"同志们自己做棉衣,我们也不能例外。"几天后,他们也穿上了自制的棉衣。
就这样,全军上下一齐动手,终于克服了困难,穿上了御寒棉衣,战胜了大别山的严冬。10万将士缝棉衣,可以说是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迹!有人作了一首《棉衣歌》,歌颂刘邓大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其中两句是:"此事古今从未闻,千古奇迹出我军。一切困难皆可度,全在万众是一心。"
2.邓政委----实事求是搞土改
1947年12月31日除夕夜,邓小平主持召开鄂、豫边区地、县负责人会议,收听了毛主席刚刚发表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随后,各地在回报工作时介绍了土地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金寨县委书记张延积汇报说:“由于我们人民政权刚建立起来,人民群众怕我们又像红军时期那样站不住脚,因而不断有农民把分给自己田地上插的牌子,偷偷地拔掉了”。
第二天,邓小平又和张延积在漆店区召开贫农代表座谈会,询问大家为什么不敢要分得的田地。一位叫廖祥武的代表说:“人民解放军能不能站稳脚,群众有怀疑,所以分的田地老百姓不敢要。”邓小平又了解其他一些地区土改情况,大体都是如此。他和李先念副司令员以及前方指挥所的领导同志研究后,认为不能这样搞土改,因为这里敌情还很严重,如果强制进行土改,不但不能发动群众,还要脱离群众。
大家意见统一后,邓小平立即给党中央写了报告,详细介绍了大别山的土改情况,建议土地改革应分区域进行,在解放区、很巩固的地方可以搞土改,不巩固或是游击区,暂时不宜搞土改。
党中央、毛主席十分重视邓小平的意见,很快复电,同意分区域进行土地改革,并将这个意见通知其他解放区参照执行。邓小平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后,立即召开中原局地区负责人会议,停止了土地改革。
事实证明,邓小平的意见是实事求是的,扭转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工作的被动局面。
3.城北小学----难忘那4个日日夜夜
1949年3月底的一天,整个六安城都沸腾了:人民解放军像潮水一样涌过来,欢迎大军的人流滚滚向前,支前民工大队络绎不绝,城里城外红旗如海、歌声如潮。大街上到处张贴着“打过长江去,活捉蒋介石”、“支援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等巨幅标语。城北小学是六安市人民政府在原来中正小学校址上首先建起来的一所完全小学,居于全市中心。当时的校舍院落宽敞、房屋较多。学校门前有师生们自己动手用松柏色纸扎起来的彩门,两边贴着一副新作的对联:政简刑清,江北腾欢呼解放;兵雄马壮,华南指日庆成功。那时,学校的师生人人精神焕发,一面坚持正常教学,一面积极开展支援大军的宣传工作。
一天下午,担任城北小学校长一职的鲍传鲁,正在随着学生队伍在城东郊迎接解放军,一位留守在学校的老师突然告诉他:有两个解放军来学校看房子,说是要驻军。鲍传鲁赶紧回到学校。此时,市长林杰同志也赶到了学校,一见到鲍传鲁,就开门见山地说:“放假几天,支援渡江大军!”
鲍传鲁刚刚向学生宣布放假,就有部队的同志来联系安排房子,学校除留一个教室作女教师临时宿舍外,其余的房子全部让给了部队。
一阵喇叭声,校门前开来两辆吉普车,从一辆车子里走出一位身材魁梧、戴着墨镜的同志,一看就知道是位高级首长。他走进办公室坐下休息,警卫员便把他的行李搬进隔壁刚腾出来的教师宿舍。随同住进这个宿舍的还有他的夫人和两个女孩。
川流不息的人流中,有人背着电讯器材,上下忙碌,不一会几十间房子都拉起了电线,挂上了灯泡,夜幕降临时,随着车载发电机的轰鸣,全校立即如同白昼。
校内住有教师,需要出入,住校外的教职工,有时也需到学校里来,大家进出是否方便呢?鲍传鲁正在考虑,就有一位部队同志来找他商量,他问过全校职工人数之后,便毫不迟疑地提出:由城北小学自制一种出入证,盖上学校公章,凭此证即可随时出入。教职工们知道这件事后,都非常高兴,“组织上对我们是多么信任啊。”
天黑后,地委书记马芳庭和副书记唐晓光赶来看望首长。他们交谈了一个多小时才离去。首长送走了他俩,又伏在案上看起文件来。第二天,一位大约是做政治工作的同志来找鲍传鲁谈心,他问鲍传鲁可知道来的首长是谁。鲍传鲁说不知道。他悄声告诉鲍传鲁:“不要向外说,他就是刘司令员啦!”
刘司令员看起来约有50多岁,身体颇健壮,他经常伏在案上办公和接待请示工作的同志,往往一直到深夜。有时也站起来在室内漫步或到走廊上闲眺。即使在这时候,也在默默地思索着什么。
刘司令员工作那样辛苦,一天三餐却很简单。当时城北小学在校就餐的人很少,没有真正的厨房,只在保管室外走廊上砌了个矮小的土锅灶,刘司令员的炊事员就在这个锅灶上为他做饭菜。每餐的菜都只有两三样,且多是素的,有时见炊事员烧鳜鱼,大概这是刘司令员餐桌上最好的菜肴了。
刘司令员夫人汪荣华同志是六安郝家集人,早在六霍起义时期就参加了革命。在此期间,常有当年的同学、战友来学校看她,同她叙旧。汪荣华同志对人亲切、热情,也不止一次地到老师住所和老师谈心。
刘司令员和司令部在学校只驻了四个夜晚,又继续前进,随着他们南进的步伐,不断传来新的捷报。不久,百万大军越过长江的特大喜讯就飞到了六安,飞遍了全国。
4、楼房湾----永远铭记那点点滴滴
楼房湾,是安徽省金寨县西南角的一块弹丸之地,位于鄂豫皖三省七县两区结合部。
1947年冬,在大别山覆盖上皑皑白雪的时候,邓小平率领刘邓大军前方指挥部和警卫团,来到金寨县沙河乡楼房湾,在村子中周家老宅里建起了前线指挥部。在后排正房里,一盏擦得锃亮的马灯放在供桌上,房屋正中的火塘里燃烧着警卫员刚刚从山上砍来的劈柴,桌上放着几本书和几个搪瓷茶杯。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普通!普通得让人想象不到这里竟然是10万大军的“心脏”!更不会想到在这间小屋里做出的决策,竟然会在当时的战局里掀起悍然大波!
到达楼房湾的第二天,邓小平在这里召开了鄂豫皖边区十多个县市委主要负责人会议。他亲自调试着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和大家一起收听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会议上所作的报告---《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听完广播,邓小平兴奋地对大家说:“毛泽东同志的重要报告,大家都听清楚了吧?中国人民解放军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我们已经由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进攻,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奋斗,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革命的胜利很快就要到来了!”
邓小平身在大别山、胸怀全中国,透过蒋介石进攻的炮火和黎明前的黑暗,在大别山的油灯下,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
楼房湾,还铭记着这样一些轶闻趣事:在当年的元旦春节期间,当地党组织和群众来给指挥部和首长“拜年”时,带来了一些土特产,结果被邓小平全部如数退回。除夕之夜,邓小平和战士们一道围着火炉,喝着大别山的清茶、吃着又糊又硬的面饼......
楼房湾的老人们清楚的记得,邓小平工作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甚至一直到天明。那夜色中的灯光,如同巍然屹立的航标灯,指引着挺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战恶浪、避礁石、驱黑暗、奔光明,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夺取了全国的解放、建立了新中国。
5.金寨县----唾弃“立煌”取新名
金寨县的前身是立煌县,为国民党所设置。该县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在大别山腹地。境内四周多山,关寨环立,形势险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历代均为兵争之地。1932年,蒋介石和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发出命令:“……于金家寨添设新县,以陆军第14军军长卫立煌之名,定名为立煌县,以金家寨为县治所在地……”1947年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摧枯拉朽之势,连续解放了20多座县城。立煌县也于9月2日解放。当时,随军南下的年轻干部白涛同志被任命为县长。白涛和县委书记张延积同志商量,准备写个通告,宣传一下民主政府的政策,并商定将“立煌县”改为“金寨县”。征得地委同意后,白涛同志挥笔写下了“金寨县民主政府布告”,张贴全县。布告通篇是首五言诗:“查我金家寨,大别山中心,革命根据地,中外有威名。立煌本国贼,不应留臭名,改名金寨县,历史面目真……”从此,金寨县便以新的命名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