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实社安徽:漫漫扶贫路 真情永不改 记:金寨县40年改革开放、50万人脱贫摘帽

来源:实事求是新闻社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30日    

    中实社安徽讯(首席记者侯震斌 特约记者赵建军 胡遵远 郭永昌 郭金全 贾海亮 赵中芳)安徽省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将军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金寨县位于大别山腹地,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加之战争创伤重、两库制约多(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因而,长期以来,金寨县一直在国家重点贫困县的行列里徘徊。1978年,全县共有贫困人口54万人。改革开放以来,金寨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以最坚定的心、用最有力的措施,倾实施脱贫攻坚计划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程,历经“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精准式扶贫”三个阶段,到2017年底,全县还剩下贫困人口4万人。改革开放40年,金寨县共有50万人告别贫困、解决温饱问题。

一、送衣送粮献爱心,救剂扶贫见真情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1993年,这15年可以说是金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第一个阶段,也可称之为“救济式扶贫阶段”。1985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54万人下降到48.03万人1993全县贫困人口12.17万人。

1986年,金寨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331个国家重点贫困县之后,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得到重点扶持。国家科委派员驻县指导扶贫工作。

1988年,国家科技部开始定点帮扶金寨,派员驻县担任科技副县长、兼任扶贫开发团团长,指导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帮助争取扶贫开发资金、物资、人才、技术等。同时,省政府也从省直单位抽调专人驻县指导扶贫工作。

在这15年中,金寨县的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是:“突出一个中心(脱贫致富),抓住两个重点(承包经营和主体经济)”;组织实施干部驻村扶贫119”科技扶贫工程。

干部驻村扶贫:1988--1990年,金寨县委、县政府从县直单位和区、乡选派1100名干部进驻397个行政村,协助乡镇党委、政府对187个较差贫困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进行改选调整,117个贫困村支部班子由后进跃入先进行列;同时,通过向上级争取资金、物资、技术支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筹资筹物,发展桑、茶、栗、果、食用菌和小型加工企业,兴修村级公路,改建村级小学,整修塘堰坝。

119”科技扶贫工程:19881990年,金寨县委、县政府实施科技承包工程,由100名科技人员承包10个开发性项目,扶持9000个贫困户,简称“119”科技扶贫工程。此举使到乡村开展承包的科技人员由1988年的152人增加到1990年的375人,承包扶贫开发的项目由1988年的10个增加到17个,承包的贫困户由1988年的9000户增加到10006户,并辐射到21403户。“119”科技扶贫工程投入扶持资金951万元,17个开发项目3年累计总收入1344万元,项目纯收入854万元,户均931元,人均190元,有703035534人由此解决温饱。

  

   二、八亩山场做文章,开发扶贫奔小康

    19942014年,这20年,可以说是金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第二个阶段,也可称之为“开发式扶贫阶段”。其中,从1994年到2000年,是全国统一实施“八七脱贫攻坚计划”的7年,到2000底,全县贫困人口为12万人;2002年,金寨县再次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3全县贫困人口13万人(由于国家历年确定的贫困线标准不一样,加之返贫现象存在,因而历年的贫困人口数不能理解为就是简单地加减关系)

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后,金寨县确定继续扶持100个重点贫困村,将劳动力转移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抓手”。

1996年,时任六安地委书记朱成林在深入金寨县槐树湾乡调研后,决定从行署财政局等单位筹集300万元启动资金,采取“农户筹一点,信用社贷一点,亲朋资助一点,扶贫资金补助一点”的办法,帮助1000户贫困户改造危房;金寨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实施草危房改造工程,到2000年,共投入扶贫资金近2000万元,改造草危房贫困户5600户,基本完成阶段性消灭草危房任务。

2006年,国务院出台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学生给予免交学杂费、免除书本费,对住校生补助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后,全县有8.11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交学杂费、免除书本费、对住校生补助生活费”1878万元,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子女上学难问题。

20间,金寨县重点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985--2000年,金寨县通过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程、“119”科技扶贫工程等,助推科技知识服务于扶贫开发,300多名科技人员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3万多户12万农民从中受益,贫困家庭收入翻番,每个家庭有1--2人掌握1--3项增收致富实用是就技术

1988--2007年,县、区、乡镇农业科技工作者200多人深入到贫困乡镇、村及贫困农户的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实用技术。双河、江店两所职业高级中学和张冲、槐树湾等11所职业初级中学,对有一技之长的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其中获得“绿色证书”农民1.27万名,受到聘用的农民技术员126名,成为科技扶贫重要力量。

19987月至8月,县政府还在金寨师范举办3期全县重点贫困村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

二是实施“451”渔业科技扶贫工程。19954月,六安行署决定,在金寨等3县库区招收40名高中以上学历的贫困户子女到皖西联合大学学习水库淡水网箱养鱼技术,每个学员在水库搭建334平方米(0.5亩)网箱,年收入不低于1万元,又称“451”渔业致富工程。槐树湾、洪冲等7个库区乡镇选派20名高中生参加学习,发展网箱养鱼1.28公顷,多数学员当年收入实现达标。

三是实施劳务输出扶贫。20世纪80年代开始,金寨就有很多人通过劳动部门推荐介绍、外地企业到县招工、亲友互带互帮等渠道,到县城及县外从事劳务输出。到2007年,全县在外地(指县外)常年(每年累计3个月以上)务工人员约10万人,年经济收入约7亿元,很多贫困户由此摘掉贫困帽子。县相关部门以“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培训工程为抓手,利用江店职业高中、金寨县驾驶员培训学校等培训基地,对贫困户劳动力进行短期技术培训,对外出务工的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截至2007年,共培养贫困户子女1286人,多数实现了在外就业目标。

四是开展异地移民扶贫。1999年,金寨县委、县政府启动异地移民扶贫工程,对高寒山区、库区贫困户实行异地移民,在“群众自愿,就近安置,量力而行,适当补助”的基础上,实行分层梯次转移。到2003年,全县共投入资金710万元,建移民点34处,搬迁贫困户980户,异地搬迁贫困农民4000人。

2002年,根据县城建设总体规划,投入资金520万元在郑岭工业园吸纳200多名移民人园进厂就业,在红石工业园区兴建移民就业服务中心,解决县城新区就业移民住宿困难。

五是整村推进扶贫。2004--2007年,金寨县委、县政府组织实施以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一体两翼”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到2005年,全县28个重点扶贫村的“整村推进”工程基本完工,3600名绝对贫困人口、6000名低收人人口如期实现脱贫。

六是结对帮扶。1997--2007年,金寨县委、县政府组织实施“万名干部扶贫工程”,每个年度全县110个县直单位结对帮扶到贫困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个班子领导和县、乡镇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及村干部和富裕户近万人结对帮扶到贫困户。1997--2007年,县财政安排1308万元贴贷资金、干部职工捐款捐物1600多万元,集中投向1.5万户贫困户,受益人口达到6.2万人。县直单位直接帮助新建、改建村部150多座,改建村小学110所,解决人畜饮水160多个村9600多农户,新开通程控电话100个村,整修库塘堰坝3800多处,修通村组公路320多千米、桥涵120多处,帮助发展农业生产基地1333公顷。

七是以工代赈扶贫。1990--2007年,国家以工代赈投资21977万元,其中用于扶贫开发投资20884万元,吸纳配套资金2532万元,实施了一大批交通、水利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八是开展社会扶贫。1985--2007年,国家部委、省、市机关等80多个单位,民间团体100多个,知名人士数十位参与金寨扶贫事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科技部作为国务院定点帮扶单位联系金寨县扶贫开发工作。1992--2007年,改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定点帮扶。2003--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帮助金寨县争得5个扶贫开发项目,直接投资325万多元,帮助引进资金680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191370人次,资助贫困生303人。1995年,省政府确定由省科技厅牵头,省林业厅、团省委、省军区、省邮政局、省文化厅、省教院、皖西学院、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安徽分公司、省人保公司等单位定点帮扶金寨。1986--2007年,国家机关和省直单位派出27人来县挂任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副县长等职,指导扶贫开发。同时,六安市委办公室等26个单位来县定点帮扶。1993年起,安徽省军区、六安军分区和金寨县人武部三级军事机关联动在铁冲乡扶贫。至2007年,三级军事机关为铁冲乡捐款73.5万元,争取项目资金80余万元,援助铁冲乡建成爱民希望小学、夹河连心小学、铁冲希望小学、铁冲村小学、铁冲中学等5所学校。2003--2007年,省市帮扶单位投入资金345万元,引进项目33个,培训人员1257人,兴建学校25所,救助贫困学生593人。

三、精准扶贫精准抓,精准摘帽千万家

   党的十八大以后,2013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意见》,以此为标志,金寨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同全国一样,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也可称之为“精准扶贫阶段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金寨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以最坚定的心、用最有力的措施,倾心组织实施“3115”脱贫攻坚计划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3指实现“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脱贫攻坚3个总目标;“11”指实施农业脱贫、光伏脱贫、旅游脱贫、搬迁脱贫等精准脱贫10大举措推进道路畅通水利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脱贫攻坚10大工程;“5”指强化5项保障措施。根据上述思路和措施,2014年以来,金寨县着力狠抓了“七个精准”、“十个推进”,到2017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13万人减少到4万人,4年间,全县又攻下一批难攻的“堡垒”、啃掉一堆难肯的“硬骨头”、脱贫9万人。

一是在贫困对象上“做到精准认真展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按照“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程序,对所有申请的农户,组织干部入户开展核实、评议工作,严把“两不愁、三保障”和收入标准,通过与住建、财政、工商、税务、交通等部门数据比对,2014年调整锁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40352129783人,精准摸清了贫困家底,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了基础。

二是在责任压实上“做到精准县与乡镇分年度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建立完善县四个班子领导联系帮扶乡镇、单位帮扶到村、干部包保到户工作机制,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帮扶,每名干部都帮扶有分年度脱贫任务的贫困户。要求副科以下干部每年帮销贫困户2000元以上农副产品、正科以上干部每年帮销6000元以上农副产品。为所有225个行政村选派了驻村扶贫工作队,招聘了225个村级扶贫专员专司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组织网络进一步织密。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每月制发脱贫攻坚当月重点工作安排,每月组织脱贫攻坚工作落实和干部帮扶工作情况的暗访督查,每季度开展乡镇间互学督导,针对暗访、督导发现的问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召开脱贫攻坚调度会议通报情况、布置任务、安排整改,脱贫攻坚责任网络进一步压实。

三是在因户施策上“做到精准根据贫困类型和致贫原因,结合户情和政策规定,帮扶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为贫困户量体裁衣,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用足用活脱贫政策,叠加实施产业、就业、搬迁、金融、教育、健康、兜底等综合脱贫措施,保证了每一户贫困户得到政策扶持措施4个以上,让政策措施摸得着、看得见、贫困群众能够享受得到。

四是在资金统筹上“做到精准按照“多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原则,对全县涉农项目资金进行全面整合,三年整合资金20亿元以上。整合资金按照脱贫攻坚任务要求和相关资金管理规定,重点投向十大脱贫攻坚重点工程和增收产业项目,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

五是在党建助推上“做到精准坚持把干部人才派往脱贫攻坚第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和选拔干部的主战场,择优选拔 “三类人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县直单位优秀年轻干部、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到一线专司脱贫攻坚工作。

六是在问效追责上“做到精准将脱贫攻坚纳入部门和乡镇岗责考评的重要内容,逐年加大分值权重,充分发挥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同时把帮扶工作作为全县干部量化实绩考核主要内容,结果运用到干部的考核奖惩、提拔任用和责任追究。每年都有乡镇和县直单位负责同志因脱贫攻坚工作滞后被约谈,并在全县脱贫攻坚大会上作表态发言。

七是在攻坚氛围上“做到精准组织帮扶干部到户面对面开展政策讲解,开展“产业脱贫带头人”和“脱贫之星”评选表彰,创办脱贫攻坚简报、开通干部帮扶手机APP、印刷脱贫攻坚固定标语标牌,利用报刊电视等主流媒体及微信等新兴媒体,广泛宣传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做法和成效,为脱贫攻坚造势鼓劲。

与此同时,强力实施“十个推进”、全力打好攻坚硬仗,全县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强力推进产业脱贫。在特色产业发展上,出台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收奖补办法,确保每一户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都有种养殖短线项目都有帮扶合作的长效产业全县初步形成了油茶、茶叶、生姜、猕猴桃、中药材等长效特色种植业和黑毛猪、山羊、土鸡等养殖业互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71重点贫困村每建立1处以上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共有436家经营主体链接带动贫困户28993户,链接率达84.7%2018金寨又创新实施户均“一亩园”工程,全县新发展油茶6万亩、山核桃基地5000亩,2.2万户贫困户通过虚拟入股方式,实现户均年增收2000在光伏产业发展上,创新推出“产权跟着股份走、收益随着贫困走”的光伏扶贫新模式。分户建成了87023千瓦光伏扶贫电站,分乡镇建成4.5万千瓦小型联户式光伏电站,新建一座10万千瓦大型联户式光伏扶贫电站,采取贫困户“光伏入股分红”方式,18090户贫困户年均收益3000元;同时,全县218个村级集体光伏电站统一扩容至100千瓦,实现每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8万元以上。

二是强力推进就业脱贫。按照“一户一人一技”目标和“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原则,整合全县培训资源,形成以金寨技师学院为主平台,各乡镇(园区)协同配合的技能脱贫培训新格局。20181--8月,就举办各类贫困劳动者技能脱贫培训班532428组织58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8302审核认定就业扶贫车间139家、就业扶贫基地1820188月,累计发放基地和车间类就业补贴资金291.04万元、县外务工交通补贴7345367.25万元、县内辅助性兜底就业补贴1009239.26万元、县内居家灵活就业补贴3577283.84万元。创新开发油茶管护员、新增耕地维护员、联户式光伏电站管护等村级公益性劳务岗位11577个,其中2018年新开发岗位6941个,基本实现了全县贫困户“户均一岗”。

三是强力推进搬迁脱贫。对居住在高寒山区、库区一线的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边远贫困户和居住在D类危房贫困户,在广泛宣传征求意愿基础上,全面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两年搬迁贫困户7700多户26000余人。对C类危房贫困户,开展了危房改造工程。20188月,已改造1704户(含2017年提前实施59户),打卡发放补助资金8511177万元。

四是强力推进金融脱贫。三年共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8亿元,帮助2.5万户贫困户解决了光伏入股和特色产业发展资金。其中2018年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54亿元,占省下达我县任务的106%,户贷率达64%,户贷率位居全省前列。

 五是强力推进健康脱贫。设立健康脱贫医疗专项补助资金和“180”专项资金,2016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额代缴参保费用1507.554万元。开展“先诊疗后付费”工作,20181--5月共有6870名贫困患者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开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贫困人口应签尽签,签约覆盖率100%20185月底,两家县级医疗机构累计救治贫困人口15种大病患者715人。同时开展了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为城乡居民购买医疗保险,探索非贫困户因病致贫医药费报销年度追溯机制和贫困慢性病患者配药到村到户机制,努力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发生。

六是强力推进教育脱贫。全面兑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各学段学生教育资助资金,全面资助“雨露计划”中高职贫困学生,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县内统筹资助贫困大学新生,实现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最高档、可叠加”。2018年春学期全县共为11651名贫困学生发放教育资助资金1142.405万元(不含营养膳食补助资金)。通过“重补促”专项摸排,为外地就学贫困学生补充资助93人、21.055万元。大学生生源地贷款高中正在扎实推进。

七是强力推进旅游电商脱贫。支持贫困户利用空余房屋,发展农家小院,参与餐饮、民宿等旅游综合服务,对贫困户发展农家小院的给予2万元环境和设施改造补助。落实县内旅游企业帮扶带动贫困户,257家旅游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户1176户。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4613万元,实施了22个乡镇的26个村的旅游扶贫“八个一”项目。两年来,全县共有383414344人通过旅游带动增收实现脱贫。完善一村一电商服务站建设,把发展电商奖补资金与扶贫成效捆绑挂钩,组织开展了电商培训49场次、2132人次,开通扶贫超市线上入口,帮助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切实提高贫困家庭经营收入。

八是强力推进兜底脱贫。推进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 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五保供养标准。将没有劳动能力或通过开发式扶贫仍无法脱贫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行分类施保2018上半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4573.2285万元。目前在册五保对象6964人,其中:集中供养670人,分散供养6294人,上半年累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1367.07万元。全面落实孤儿和残疾贫困户各项政策,实行正科级以上干部帮扶认领孤儿,为119名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57.3万元。完善老龄贫困户、贫困妇女、贫困未成年人等重点救助对象的福利、医疗、救助等保障制度,确保其基本生活。

九是强力推进基础建设脱贫。以道路桥梁、水利、环保、文化、电力等为主抓手,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20181--8月,全县共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项目598.289公里,开展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采购新能源客车110实现村村通公交目标建设饮水设施51实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整治项目,新建交通桥2座;加强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根治,实施22个乡镇、36个贫困村的村级公厕、改圈改厕、污水管网延伸及处理设施建设;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和文化乐园建设,完成220千伏桥店汇流站建设,改造高低压线路201千米,提升农村通电质量。

十是强力推进社会脱贫。坚持自我发力和向外借力并举,扎实落实县域帮扶项目资金,推进“百企帮百村”扶贫行动,广泛开展1017”扶贫日活动,通过认领项目、捐赠资金,让更多社会人士和团体协会参与脱贫攻坚的大潮中。两年来,先后接受县内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款5000多万元,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进程。

回顾40年的改革开放总结40年的脱贫攻坚,金寨人深深地体会到:做好扶贫开发、精准脱贫这项伟大的德政工程、工程,首先要有种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一种“金寨脱贫、舍我其谁”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始终把贫攻坚的责任和精准扶贫的措施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其次,要有一种勇于改革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要根据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不断创新扶贫措施,用改革的力量打破贫困的坚冰、用创新的手段破解攻坚的难题,以创新的思、有力的措打好脱贫攻坚硬仗第三,大力弘扬心无旁鹜、踏实苦干的光荣传统,沉下身子干、带着群众干,撸起袖子干、甩开膀子干,苦干实干加巧干、干出一片艳阳天!第四,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广大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第五,要千方百计地凝聚社会方方面面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大合力,着力营造“人人关心扶贫、个个支持脱贫、全县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确保剩下的4万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确保68金寨老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者:胡遵远,男,55岁,系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金寨县红军历史研究会、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才招聘- 广告服务- 人员认证首页

版权所有:实事求是新闻社 投稿邮箱 ssqsxws2021@163.com   新闻登记号65403059-000-10-21   地址:中国~北京 监督电话:13161461316
欢迎来本社投稿,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