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实社安徽讯(首席记者侯震斌 王红卫 赵建军 苏月建)史玉清,安徽金寨人,1 9 1 6年生,1 9 2 9年参加革命,1931年入党,曾任童子团中队长、指导员,乡苏维埃委员、妇女委员长、中共商南县委委员、六合交通局副局长等职。抗日战争中曾在新四军四支队工作。离休前在安徽省卫生厅、合肥牙防所任副科长、副所长等职。史玉清是金岗台妇女排的杰出代表、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的夫人,她和袁翠明、范明、彭玉兰、方立明、胡开彩、陈发新、吴继春被人们称为“金刚石上英雄八姐妹”。
一、金岗台上有了一个妇女排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红二十五军北上长征以后,国民党纠集了大批正规军和地方民团,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疯狂“围剿”。敌人提出“有民就有匪,民尽匪尽,鸡犬不留”,到处移民并村,残酷屠杀革命者和无辜群众,把根据地搞得土地荒芜、废墟遍地。大别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中共皖西北道委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坚持根据地斗争,决定将机关部分人员及家属转移到金刚台上。于是,史玉清等一些女同志便上了金刚台。
金刚台座落在金寨县西南角,纵横百余里。这里山高林密,岩陡路险,据说有七十二洞遍布在各陡岩沟壑之中。史玉清她们上山不久,为了便于领导和行动,党组织决定将她们这些妇女干部、红军家属、老、弱、病、残及干部小孩共四十多人,编为一个妇女排,由袁翠明任排长。一九三五年五月,主力转移后,形势非常紧张,为了使党的领导集中统一,组织上又将赤城、赤南两县合并为商南县,张泽礼任县委书记,史玉清任县委委员,分工负责妇女排工作。从此,史玉清她们就在中共商南县委领导下,坚持在金刚台的深山老林里,同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二、妇女排的战士个个机智勇敢、宁死不屈
史玉清她们前脚上了金刚台,敌人后脚就跟上了山,守住了各个出山路口,紧接着就是不断地上山“清剿”。
一九三五年春,史玉清她们在西河上面的深山中隐蔽着。一天上午,突然发现敌人在搜山。当时,史玉清她们对山上的地形还不太熟悉,隐蔽的地方很不好,但是,转移已经来不及了,只好原地不动。一时间,敌人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同志们沉着冷静,严守纪律。敌人什么也没有捞着,在山上吆喝一通,就滚下山了。
同年秋天,史玉清她们在东河上面的大山沟里隐蔽着。一天下午,史玉清和夏从贵、老肖到敌占区西河去买粮食,便衣队曾少甫的儿子(外号叫小团长)也跟着他们一起下了山。山路崎岖,十分难走。因为天还未黑,他们不能马上去西河,就在河沟里休息,同时商量如何完成这次任务。小团长一看到清清的河水,就欢天喜地在河里捉螃蟹。这时,突然在小河沟的对面出现一大群敌人。前面的敌人离史玉清她们只有几丈远,后面的敌人看不到尾。敌人又来搜山了!史玉清她们顿时紧张起来。这时,史玉清突然灵机一动,大喊一声:“团长!”敌人一听到喊团长,误认为山上有红军埋伏,吓得就像掉了魂似的,嚷着:“红军,有红军。”就一窝蜂地向后退了很远。史玉清她们利用这点时间,把小团长从河里拖上来,并且迅速地撤回山上。老肖还有意地提起左轮枪向东河跑去,目的是想把敌人引走。但狡猾的敌人只派了少数人去追老肖,绝大部分敌人听到山上没有动静,就一涌而上,将史玉清她们包围起来。情况已经很清楚了,这是敌人开展的又一次大规模搜山。
天黑了,敌人闹不清山上有多少红军便衣队,不敢搜山,只是紧紧地守在山沟外面,听到哪里有动静,就向哪里放枪。夜越来越深了,史玉清她们心急如焚:如果天亮以前不能突围,就很难再走脱。当时,红军便衣队都在敌后活动,妇女排手无寸铁,难以对付全副武装的敌人。万一同志受损失,如何交代呢?必须在天亮以前突围出去!于是,史玉清和袁翠明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如何突围。这时,一阵阵夜风吹得满山的树叶哗哗直响,敌军不知如何是好,就乒乒乓乓地放起枪来,漫山遍野就象放鞭炮似的。这时,有几个同志心中豁然开朗,说:“有了,你们看敌人打了这么多的枪,为什么却打不着我们一个人呢?因为山上树林密,被树挡住了。如果我们贴着地皮向外突围,敌人就不易发现我们。”大家经过反复讨论,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当即决定:把全体人员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散突围,这样目标小,便于行动。同时规定了集合地点,如敌情有变化就到另一个地点去集合,集合地点只有各个小组的组长知道。会议要求大家一切行动听指挥,在隐蔽时不准有个人行动。组长要认真负责、想方设法带领大家完成突围任务。零时左右,史玉清她们开始突围。夜静林密,在铺满厚厚的落叶的地面爬行,响声特别大,敌人就拚命向她们打枪。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不断地向外面爬行,终于在拂晓前突出了这路敌人的包围。但是,她们刚刚翻过一道山岗,又被另一路敌人发现了......这时,天已大亮,敌人将她们团团围住,然后排着队进行搜山,一个个端着枪,象恶狼一样向史玉清她们扑来。当时,妇女排一无枪、二无炮,只好同敌人在大山里兜圈子。
狡猾的敌人终于发现史玉清她们没有武器,而且是一群妇女,就以为她们好欺负。一个军官哈哈一阵狂笑,得意洋洋地说:“弟兄们,不要打枪,捉活的,谁抓住这些娘们,就给谁做老婆,要大洋赏大洋,要升官就升官。”士兵们一听这个命令,真的都不打枪了,纷纷向她们扑来。因为她们都是劳动妇女,穿起山林来,敌人是赶不上的,敌人在后面累得干着急。当天下午,便衣队队长雷维先的爱人何道清,因为脚小,加上小孩拖累,被敌人抓去了。县委委员卢化宏五个月的男孩也落入敌人手中。史玉清她们赶紧转移到另一座山上隐蔽起来,暂时避开了敌人的追击。
在敌人搜山的第五天,史玉清和陈宜清等四人被敌人冲散,与妇女排长失去了联系。于是她们四人就一起寻找妇女排。途中史玉清又打摆子,烧得满嘴是泡。到了敌人搜山的第十一天,史玉清连病带饿,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史玉清怕其他三人为照顾她而受连累,就叫她们离开自己,另找地方隐蔽。她们三人却坚定地表示:“死,死在一块,活,活在一起。”说什么也不肯离开她。在同志们的鼓舞下,史玉清忍受着疾病的痛苦,和她们一起同敌人周旋。一天,她们走到半山腰,都走不动了,就在几丈高的悬岩上的石缝里隐蔽。太阳当顶时,她们猛地发现对面山上有一股敌人正在飞快地包抄过来,她们又被包围了!她们正在商量从哪里突围时,突然在她们头顶上也出现了敌人,于是,她们就不顾一切地从几丈高的光石板上滑下去。敌人顺着声音也追了下来。
史玉清连忙喊道:“分头快跑,跑一个是一个!”她攀着树枝跳到一块乱石丛中。刚过一会儿,就听到敌人喝问声: “臭娘们,你们不是四个人吗?那一个到哪里去了!”“我们就是三个人。”这是陈宜清的声音。原来他们从石板上滑下去后,就被一个一眼望不到底的深水潭挡住了去路,还没有转过身来,敌人就冲到跟前,她们三人落入了敌手。
没隔一会儿,山沟里传来了粗野的叫骂声:“你们几个人?”“就是我一个人。”这是一个老头的声音。“胡说!还有一个大姑娘跑到哪儿去了?”“没有,就是我一个人。要杀就杀,就是我一个人。”一阵吵嚷撕打声过后,只听到一声高喊:“共产党万岁!”紧接着“呼呼”两声枪响,这个老人倒下了......
夜幕降临了,深山里死一样的寂静。偶尔从山林深处传来野兽的嚎叫声,使人毛骨悚然。史玉清怀着沉重不安的心情,走出乱石丛。她一面走,一面想着妇女排的同志,当她走到她们突围的那条山沟时,突然发现有具尸体。夜色灰蒙蒙的,看不清是谁。史玉清用手摸到一双粗糙的大脚,才断定是个男的。这是自己的同志牺牲了,头被割走了,肚子被剖开了。死得多惨啊!说来奇怪,平时最容易动感情的史玉清,这时却只是仇和恨,而没有眼泪。她怀着对敌人的满腔仇恨,捧了几捧沙,洒在死者的身上,尽了尽同志的心意。
在离这具尸体几丈远的深沟里,史玉清又发现一条黑影子。她想,莫非又是一具尸体,走到跟前仔细一看,原来是床被单。史玉清从这床破被单上知道了刚才被敌人杀害的那个老人是红军家属老李。她的泪水忍不住地滚了下来。老李六十多岁了,老伴死得早,儿子当红军长征走了。她拾起破被单,悲痛地回首向沟下默默地看了一会,自言自语地说:“老李同志,你为革命英勇牺牲了,我们一定要为你报仇!”
不一会,史玉清来到一个山岔路口,经过观察没有发现敌人,她就手拉着茅草、小树,很快爬到一座山上,趁天还未亮,就在草窝里睡了一会儿。那该死的山老鼠从她身上跑来跑去,更叫人心神不定。
林中的鸟儿开始呜叫,天快亮了。史玉清赶紧转移到树林比较密的大山沟里隐蔽。山大,鸟鹊很多,一群有几百只,它们在山上靠吃野兽或人的尸体过日子。史玉清躲进树林不到一个小时,就被一群乌鸦发现了,几百只乌鸦低飞狂叫,它们以为史玉清是个死人。当它们低飞离史玉清只有几尺高时,她怕乌鸦抓破自己的脸,就起来动一动,但它们怎么也不离开。史玉清怕敌人从这些乌鸦的叫声中发现目标,就转移到另一座山林里隐蔽,但乌鸦的嗅觉特别灵,她转移到哪里,它们就跟到哪里。就这样,她和乌鸦打了一天的仗。太阳快落山时,她才从深沟密林中走出来,向着山上走去。
上山途中,史玉清发现一棵杨桃树。由于十几天没有吃东西,又渴又饿,水灵灵的杨桃真是美餐啊!她把杨桃摘下来,用破被单包起来,准备给妇女排的同志们吃。天快黑了,史玉清背着杨桃去寻找妇女排。
秋天的夜已略有寒意,她借着微弱的星光来到沟下。忽然全身发冷,头痛得很厉害,可能又是疟疾发了,再加上十几天没有吃东西,实在疲劳得支持不住了。于是,她在一块石板上休息。忽然听到不远处有人在说话,而且声音很熟,好象是老肖、老曾的声音。一阵喜悦涌出心头,史玉清不由得脱口喊了一声:“老肖、老曾!”他俩听到她的喊声,马上向她跑来。当他们看见史玉清时,真是又惊又喜。史玉清问同志们还有多少人在,他们说大多数人都还在。史玉清很高兴,“我们又胜利了,敌人妄图一举消灭我们的计划又破产了。”这时,她不由得想起老李和陈宜清,控制不住内心的难过,泪水夺眶而出。他俩劝道:“玉清同志别难过,我们一定为牺牲的同志报仇。”并扶着她慢慢地来到妇女排的宿营地。
这时,妇女排还有三十多人,大家和史玉清一样,衣服挂破了,头发拉掉了。同志们告诉史玉清:“你和陈宜清等同志失散后,袁翠明和红军家属老李去找你们。找到了你们隐蔽的山沟时,被敌人发现了。老李不幸被杀,陈宜清等三人被捕。袁翠明躲在石缝里,敌人没有找到。敌人所说的‘大姑娘’就是指袁翠明。”
敌人这次搜山持续半月之久,最后实在捞不到什么,只好滚下山去。但是,被抓去的同志却受尽了折磨,他们坚贞不屈,没有一人泄露机密。从这以后,敌人对金刚台的搜剿更加频繁。由三个月“清剿”一次到两个月一次、一个月一次,后来就不定时了。到了一九三七年,敌人还将碉堡修到金刚台山顶上,日夜搜剿。但是,妇女排没有被消灭,妇女排在金刚台上坚持了整整三年!
三、史玉清----冒死寻医救战友
一九三五年秋,县委委员卢化宏带便衣队到敌占区去搞粮食,途中与敌人遭遇,战斗中头部负重伤。因缺医少药,头肿得很厉害,疼痛难忍,生命垂危。这时,县委决定让史玉清和炊事员老李到窑沟去找护士。那个地方史玉清从未去过,只有老李跟随便衣队在夜间去过一次。到窑沟还要经过敌人的封锁线,随时都有被捕的可能。能不能闯过封锁线,完成这次找护士、救战友的任务,对史玉清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出发时,天下着毛毛细雨,当史玉清他们走到去铁瓦寺的分岔路口时,天已黑了。老李迷失了方向。他们急得团团转,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史玉清和老李鼓起勇气,决定就在通向敌人黄土岗碉堡大路的对面小沟里(距离大路只有几丈远)暂时隐蔽起来,等到天亮再辨别去窑沟的方向。
走了一天的山路,他们又饿又累,全身又被毛毛细雨淋透了,再加上夜晚的阵阵凉风,分外寒冷。特别是老李年纪大,冻得直打哆嗦。大约在晚上九、十点钟,黄土岗碉堡里的敌人出来巡逻了。他们在小沟里能够清楚地看到敌兵的身影。因为他们隐蔽的地方离敌人很近,怕出意外,便有些紧张,于是,也就忘记了饥饿和寒冷。好容易熬到天快亮了,老李才辨清了方向。这时,敌兵出操了,他们不敢走大路,就顺着深山老林中的崎岖小路向窑沟方向走去。
当他们走到半山腰时,忽然发现一间破草屋里有一对中年男女和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他们正注视着史玉清他们的举动。史玉清向他们要了点水喝。不一会,小男孩不见了,史玉清就借出来小便的机会,去观察小孩到哪里去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这家人是好是坏,害怕那个孩子给敌人送信。史玉清出来后没有看到孩子,就快步向三岔路口跑去。忽然发现这个孩子正在离三岔路口几十米远的树林里为他们放哨哩!这时,史玉清才放下心来,而且被老区人民关怀子弟兵的精神所感动。这两位老人给史玉清他们做了干饭吃,还想方设法为我们闯过到窑沟的最后一道封锁线作准备。
从这家老百姓的门前可以看到对面山顶上敌人挖的战壕,但没有看见有敌人活动。这家人告诉史玉清他们,可能是敌人换防了。太阳落山时,敌人不来接防,就有可能是进行搜山去了。换句话说,如果今天敌人在搜山,就不一定来接防了。听到这个情况,史玉清决定利用敌人换防的时候闯过封锁线。于是,他们就告别了这家人,向窑沟方向走去。
到窑沟,首先要通过两山之间的三里多路。史玉清他们刚走到小山的背阴处,山下突然传来敌兵的叫嚷声,果然敌人来搜山了。说时迟,那时快,敌人距史玉清他们越来越近了。他们无处藏身,急得满头大汗。只见那些敌兵用枪尖子挑着从老百姓家抢来的鸡鸭,呼达呼达地向山上走来。史玉清他们急忙绕到一个山嘴子边,忽然发现下面有个三、四尺宽,三尺多深的小凹坑,于是,他们就飞快地顺着竹林滑到小坑里,隐蔽起来。这时,天上乌云密布,不一会下起了大雨。这真是一场救命雨呀!
搜山的敌人怕雨淋,争先恐后地窜下山去。史玉清他们就抓紧时机,冒着风雨,顺着荒山凹,快步前进,闯过这最后一道封锁线。因为老李年纪大,快跑一段后,实在走不动了。这可不行,万一被敌人抓去了,不但完不成任务,反而坏事。因此,史玉清就拖着老李快走。直到太阳落山时,他们才走出山凹,来到窑沟。这时,天近黄昏,雨已停了,密林里一片漆黑。老李记不清红军医院在哪个山洞了,他们在树林里休息了一会之后,就开始寻找。好不容易来到一个山洞前,借着雨后的星光,只见一片乱七八糟的景象:破面盆、破布条,扔得到处都是,焚烧的灰烬还在发出焦臭味。
看来就在前几天,红军医院遭到了敌人的袭击。正当他们发愁的时候,附近突然传来人声,他们从暗处观察,只见一个人来到山洞边。这人不象是搜山的敌人,倒象是自己人。史玉清他们就主动来到他的身边,仔细一看,原来是医院的护士汪乃琴。
汪乃琴告诉史玉清他们:前两天敌人突然包围医院,同志们转移时被打散了。于是,他们和汪乃琴也顾不上休息,匆忙返回,直奔金刚台。
四、史玉清----千方百计护伤员
汪乃琴来到金刚台后,悉心为卢化宏治疗。卢化宏的伤势很快得到控制,慢慢就痊愈了。
在金刚台上的三年里,在一无医、二无药、三没有治疗
伤病员的经验的情况下,妇女排先后收容和护理了红二十八军及便衣队的伤员数十人。
一九三六年夏季的一天,史玉清和同志们清早上山挖野菜。回到宿营地时,县委张书记对史玉清说:“小史,你回来得正好,有一个重要任务交给你们。”
原来是便衣队在一个山洼里遭到了敌人的突然袭击,便衣队员小邢受伤后失踪了,一连找了好几天,也没找着。
张书记严肃地看着史玉清说:“小史,你是懂得的,我们每一个同志都是党的宝贵财富。现在,这个同志也许正忍着伤口疼痛,在寻找我们。你领两个人,想办法把他找回来。”
接受了任务,史玉清就领着两个同志出发了。他们沿着便衣队员失踪的地方,一山一山地听动静,一处一处地查痕迹。一连找了十多天,连这个便衣队员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有一天,史玉清他们隐藏在一个山包上,分别向山洼里观察动静。一个同志忽然拉起史玉清的胳膊说:“玉清姐,你来看。”史玉清顺着她的手指往前看,只见对面山沟里有个人,艰难地用手拨开草丛,一下一下往前爬,爬到沟边时,就坐了起来,扬起脸向四周观望。
“找到了!”史玉清他们兴奋地叫起来。连忙跑去一看,果然是便衣队的小邢。
原来,小邢的脚拐伤以后,不能行走,就坚持用手掌和膝盖爬着寻找部队。此时,他的手掌和膝盖上的血茧结得象马蹄掌一样厚,受伤的那条腿,肿得象小水桶一般粗,伤口里生蛆,浓水流个不断,臭气难闻。他浑身破烂不堪,脸上的皮紧紧包着骨头,没有一点血色。这么多天,他是怎样熬过来的?他一见到史玉清他们,简直就象见到救星,流着泪说:“我总算找到你们了。再见不着你们,我就要完了。”
史玉清他们谁也顾不得脏啊臭的,立即轮换着把他背回来。大家被小邢的顽强精神所感动,齐声称赞他是好样的!
小邢由于受伤后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又加上天气炎热,伤势十分严重,必须赶快抢救。可是,妇女排一无药品、二无手术工具,护理知识也只粗略懂得一点。往日治疗伤病员都是“开水洗伤口,旧絮当棉球”。可往日的伤病员都是受伤不久,抵抗力还强,所以能够治好。眼下这个伤员,用老方法能行吗?谁心里也没底。大家都为小邢犯愁。商量的结果,大家一致推荐曾当过护士的彭玉兰负责护理小邢。
决定一下来,她们就立刻行动。先熬一碗米汤,给伤员喂下去,算是打了“强心针”。然后,史玉清和小彭小心翼翼地给伤员轻轻地挤尽脓血,拔出腿里的蛆,用凉开水将伤口洗干净,涂上猪油,找块破白布包扎了伤口。
几天后,揭开看看,伤口竟也好些了。大家都感到很高兴。往后,史玉清她们每隔两天,就给他治疗一次。
为了使伤病员早日恢复健康,史玉清她们中年轻力壮的同志就多吃野菜、野果,把便衣队送来的少量粮食节省下来,尽量多给小邢做些饭吃。逢到下雨天,他们就想方设法给小邢找山洞住,外面派上瞭望哨。敌人搜山时,他们就轮换着背小邢转移。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护理和治疗,小邢的伤口终于慢慢愈合了。他归队以后,每逢见到史玉清她们,总是流着热泪说:“多亏你们这些女同志救了我的命。我打心眼里感激党!感激你们!
五、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让史玉清她们度过了寒冷的冬天
一九三六年冬天,金刚台下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雪。大雪之后,一片冰天雪地,到处都听到喀嚓、喀嚓的响声,碗口粗的大树不时被雪压断。这时,史玉清她们隐蔽在马坊一带的深沟里。几次都因敌人阻挡,便衣队给她们粮食都送不上来。她们经常挨饿,只好在雪地里挖一些草根充饥。就在这时,曾少甫的爱人张敏又生了一个女孩。孩子落地后的第六天早晨,张敏怕孩子哭容易暴露目标,硬是狠着心把孩子给捂死了。
史玉清她们发现张敏露出十分悲伤的表情,问她,她一句话也不说,脸上挂满了泪水......史玉清她们从张敏怀里接过已经僵硬的孩子,不禁哭了起来。史玉清和袁翠明怀着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在雪地里挖了一个坑,掩埋了这个可怜的婴儿。
大雪封山二十多天,县委担心史玉清她们在山上饿死,就派三个便衣队员想方设法上山找她们。亲人重逢,格外亲切。三个同志倒下身上米袋里的粮食,又回便衣队去了。县委和便衣队得知史玉清她们还活着,都很高兴。但是,狡猾的敌人却因此发现了目标,跟着追上山来。于是,她们又在冰天雪地里同敌人周旋起来。
大雪封山,一片洁白,目标容易暴露。再加上路滑、风大,大家手拉着手,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县委书记张泽礼的爱人一脚踩滑,只听哎呀一声,就跌下了万丈悬崖。大家齐声呼喊着她的名字,可是哪有一点回声呢?只有北风卷着喊声在峡谷里回响。大家都为她难过,也更加激起了人们对敌人的仇恨。
到了新的宿营地,一无山洞,二无草铺,只好在深沟里烧几堆火,同志们背靠背地休息。身下垫的是刺骨的冰雪,阵阵寒风吹来,大家怎么也睡不着。有的同志低声唱起了打商城的小调,有的同志谈起对革命和形势的看法。有的说,红军一定会打回来,共产党一定会胜利。有的表示:万一红军暂时回不来,我们也还是要干革命,就是死在金刚台上也要革命到底。革命必胜的信心、决心和激情,使她们忘记了饥饿和寒冷。
没过多少天,便衣队又给她们送来了一点粮食,她们又在雪地里拾了些干野菜和草根,凑合着度过了那个不平凡的冬天.....
六、史玉清----大别山里红杜鹃、金岗台上英雄花
史玉清,1916年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的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5岁时就参加了红军。在部队,她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根据部队的安排从事文艺宣传。
史玉清的机智和美丽引起了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的关注。1937年,史玉清与高敬亭正式牵手走到一起、成了革命夫妻。但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令人无法承受的玩笑,就在她的第二个女儿尚未降生时,高敬亭被错误处置了......史玉清不仅成了年轻的寡妇,而且成了肃清高敬亭余毒的整治对象。但是,她并不气馁,她毅然绝然地随着部队北上抗日。在枪林弹雨中,史玉清始终冲在最前线,在党的教导小,她从一名普通的战士逐步成长为一名团级指导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史玉清转业到皖北行政工署、也就是后来的安徽省卫生厅的前身去工作。
1977年4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下发了关于给高敬亭平反的通知书。
这一天,史玉清激动得热泪盈眶,她对女儿高凤英说,我老了,你的子女要靠你培养教育,你要让他们始终相信党、永远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