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实社--安徽省金寨籍老红军的长征故事四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2日    

中实社安徽讯《首席记者侯震斌 王红卫》金寨报道,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全国4支长征队伍中(中央红军、红25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和红六军团),有2支队伍与我们金寨密不可分,一支是红四方面军、主要发源于金寨,一支是红25军、直接诞生于金寨。

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将军县,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诞生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

今年4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金寨时,深情感慨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热土一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金寨,红色历史源远流长,红色文化丰富多彩,红色资源积淀厚重,红色基因灿烂辉煌。研究红色历史、开发红色资源、做大红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有着巨大的潜力可挖,有着很多的工作要做。

作为全县党史军史、红色文化研究开发的重要职能部门-----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新优势、倾力打造红色发展的新高地、努力谱写红色金寨的新篇章,着力当好红色基因的研究者、传承者、实践者。具体的,应该着力做好这样10项工作:“挖掘好”红色资源、“研究好”红色历史、“编纂好”红色书籍、“讲述好”红色故事、“传播好”红色声音、“开展好”红色教育、“展示好”红色文化、“宣传好”红色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谱写好”红色新篇

基于这种考虑、立足金寨实际,近期,我们组织人员搜集、整理了几位金寨籍老红军的长征故事。现予发表,敬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郝毅,安徽金寨白塔畈人,一九三二年二月参加红军,一九三六年入党。入伍时年仅十五岁,任霍邱县少年国际团通信员,以后相继担任川北王坪总医院护理员、延安边区总卫生部医院门诊部副主任、359416团卫生队队长、47军卫生部副部长。解放后,曾任47军后勤部副部长、广西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广西军区后勤部正师职顾问。曾参加过第三次丶第四次反围剿战斗和红军长征以及黑山阻击战丶平津战役丶宜昌战斗、湘西剿匪丶抗美援朝战争。获得过二级八一勋章丶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丶二级解放勋章丶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郝毅是我们革命老区金寨县目前仍然键在的、为数不多的老红军、老前辈。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专门采访了这位历经千辛万苦、走完万里长征的老红军。

(一)身负重伤,爬着走上长征路

  一九三二年十月,红四方面军刚从鄂豫皖突围到湖北枣阳县土桥铺地区,又被敌人包围了,虽经多次突围均未成功。这时,方面军领导决定用两个团(其中有郝毅所在的少共国际团)的兵力,坚守一制高点,掩护其他部队突围。要求这两个团必须坚持守到黄昏时,才能撤退,然后去追寻大部队。

完成任务、撤退中,郝毅这个班只剩两名战士了。撤退到山中间时,敌人就追上来了,高声喊叫:“别跑,老子要抓活的”。郝毅回头一看,敌人已到山下。不管他,郝毅他们还是往山头跑,没有跑多远,敌人的炮弹就打来了。郝毅还在往山上跑,旁边的战友说:“小鬼,你负伤了”。郝毅回头一看,鲜血已经流了很长一段路程。不见血、还不觉得痛,一见血、郝毅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妈呀,好痛呀,妈妈好痛呀”,眼泪也不停地往下流。这时,一名战友用力地从裤腿上面撕下一条布,把郝毅的腿包扎了,然后就架起郝毅继续往山上走。到了山顶,天也黑了,不知道碰了什么一下子,郝毅就被拌倒了,一下子就滚到了山底下,什么也不知道了。

敌人退了,郝毅他们的大部队也不知走到哪去了。第二天下午,当地老百姓上山打扫战场,到了山顶,有人发现山沟里有两个小鬼,一动不动。他们走近一看,摸摸那个,身上已经凉了,鼻子也没气了。又过来摸摸这个,发觉身上还有点热,鼻子还有点气,他们就用门板把他抬到救护站。这个人就是郝毅。

救护站里缺医缺药,就是几个护士,没有药,怎么办?他们就用食盐煮的棉药花水给郝毅洗伤口。这一下把郝毅痛醒了,痛得直叫:好痛呀,哎哟,好痛呀。你上的什么药?怎么这么痛?护士说:这不是药,这是用食盐放上棉花煮过的水、来给你洗伤口,多放了点盐,所以就痛,这样你才能醒过来了。

郝毅问护士:你们没有药?她说:有,但是大部队都带走了,我们也要走。郝毅又问:我是怎么来的?她说:昨天下午有几个老百姓,在你们打仗的那个山沟里看见有两个小鬼,他们用手摸摸那个小鬼,结果他的身体都凉了。又摸摸你,身上还有点热,就用门板给你抬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郝毅好不容易才睡着。突然,有一个伤员跑来叫醒他,说:赶快起来,到外面集合,走!郝毅想问,有没有担架?未等郝毅话说完,那个伤员就走了。

怎么办?房子里就剩郝毅一个人了,他还在叫担架来,可是叫了半天,一点动静也没有,连狗叫的声音都没有,怎么办?没办法,他就用力往外爬,费了很大劲,才从病房爬到门口。往外一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外面一点动静也没有,怎么办呢?爬!郝毅受伤的左腿一点力气也没有,动一下就痛得难受。郝毅就靠两只胳膊和一条腿,爬呀爬,爬呀爬,爬了半天才爬到院子中间。

正在这时,来了一个人,他见郝毅在地上爬,还拖着一条腿,就说:小同志,你就这样爬着走?怎么行?郝毅说我也没有办法,救护站的人也走了。他听说救护站的人都走了,他不说话了,转身出去了。完啦,又剩下郝毅一个人了,黑更半夜的,他往哪走呀?就这样,郝毅在那瞎摸瞎撞,沿着一条小道往前走。忽然,那位同志又来了,他说:小同志,我给你找来一根棍子,你就顺着这条小道慢慢往前走。郝毅正想说声谢谢,还未说出来,那位同志已经走远了。

看样子,情况很紧张,怎么办?有了这根棍子,郝毅就顺一条小道往前走。有了这根棍子,郝毅由“三条半腿”(实际上就是四肢,其中左腿负伤,不能站立,靠着三条半腿爬行)变成了“三条腿”(两腿加一棍),走路要比在地上爬着走省些力。可是这腿上的伤口,怎么办?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郝毅只有强忍着,别无它法。多少年来,郝毅一直都在说“难啊!三条腿走路难啊”。

所谓两万五千里长征,对于郝毅来说,从此开始了。

天已大亮了,郝毅看见前面站有一个人,看样子在等人。郝毅走上前问:“同志,你知道少共国际团在哪?”他反问:“你是哪里的?”“我是从鄂豫皖出来的,没走几天,就被敌人堵住了,领导上要我们少共国际团在一个山头上打阻击,打到黄昏时再主动撤退……”他不让郝毅说了。他说,为了加强主力部队,上级已经决定把少共国际团编到各团去,你也不用到其他地方去了,就跟我们一块走吧,有人问你的话,你就说是十师的。

(二)饥饿难耐,空着肚子急行军

“你们还有没有饭”?郝毅两天没有吃饭了。十师的同志告诉他:你到伙房去看看。伙房在哪里?对方指了指。郝毅正在找伙房,号兵突然吹响了集合号,哨子也不停吹起来,快集合!快!部队集合好就整队出发了。郝毅虽然还没有找到伙房在哪里,但是不得不跟着部队出发了。一路上,不时地跌倒,皮碰破了、肉划伤了,鲜血染红了衣、裤。但是,那个时候,根本顾不上这些,一心就是想要跟上大部队。那里是敌占区,掉队了,碰上坏人怎么办?不管怎样,要忍耐,不管前面的大部队是不是十师,只要跟上红军部队就行。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郝毅已经是两、三天没有吃饭了,肚子饿得直直叫,但没有办法。只能记得要紧跟大部队。可是,由于郝毅带着伤、拖着棍,再紧跟也跟不上原先的部队——十师。有时正好碰到别人在吃饭,郝毅就走上去向他们要点饭吃,但是这样机会太少太少了。没办法,走在老百姓地里,碰到地里有什么就拿着棍子挖什么,红薯、萝卜、黄瓜、豆角、南瓜等等。那时,吃饱肚子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有一次,碰到一块红薯地,郝毅便挖红薯,已挖出了一个,还想再挖两个带上。这时,前方突然来了一位肩上扛着一把锄头的老乡,郝毅以为是来抓他的,拿起小包就要走。老乡见他要走,就用手向他招招,意思是你别走。老乡慢慢地走过来、不像是抓人的样子。他来后也不说话,就用锄头挖几个红薯递给郝毅。不知为什么,郝毅当时一下子就向他跪下了,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流。郝毅当时的心情非常激动,无法用言语表达。那位老乡用双手把他扶起来、把红薯给他,然后,又用手向郝毅指了指,意思是你走吧,不要停留了。郝毅接过红薯,放在挂包里,一拐一拐地走了,走了很远,他还回头看看那位老乡……

看样子,那位老乡也不过三十左右,是正常的庄稼汉、老实人。他为什么不和郝毅说话?可能因为那里是敌占区,他害怕有人告密,会吃官司、会倒霉的。郝毅心想,看来,敌占区的群众对共产党、对红军也是有好感的,否则的话,郝毅就不会有今天了。

  (三)面对围追堵截,拎着脑袋去冲锋

正当郝毅他们急行军时,前面的部队又被敌人堵住了。前面就是漫川关,听说敌人用三个团堵住这个口子、不让红军通过。此前,敌人早用飞机侦察过,这里的地形十分有利于防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红军面临的形势十分危险。据说,敌人上一次就计划在土桥铺消灭红四方面军,结果红军英雄们都冲出来了。当时,敌人为了消灭红四方面军,动用了十万大军。这一次,先由飞机侦察地形,后有陆军现地勘察,共调集兵力十多万,还吸收了一些新的部队参加。红军还是一万多人,没有增反而有减,敌我悬殊非常巨大。

在此严峻形势下,张国焘也没有好点子了,想来想去,他提出:把部队分成小分队,这样目标小、好突围。徐向前总指挥一听,立即说:那正好,正好符合敌人的心愿。敌人就是希望我们把部队分成一块一块的,这样更便于他们一口一口地来吃,最后就吃完了。陈昌浩也急着说:总指挥,你就下决心吧,没有时间讨论了。张国焘不说话了。徐总指挥说: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我军正前方的西北角,是敌人的结合部。通常情况下,结合部的兵力配备比较弱,要突围就只有从西北角突。说完,徐向前停下来,相听听张国焘的意见。张国焘说,同意,你就下令吧。“许世友,由你带领红四团,再给你加一个团,由西北角那里、敌人的结合部,向外突围”。许世友打了很多硬仗,他向徐向前首长表示,只要我许世友在,我就一定突出去。许世友回团布置时,徐向前又到红四团团部来,一再叮嘱说:这一仗关系到全军的命运,一定要打好啊。“总指挥,你就放心好了”。

部队准备好了,出发!谁知,一出发就遇到了硬骨头,遇到的是敌人的强劲之旅,这一下子,双方就只有“硬对硬”了。经过几次交战,红军终于击溃了敌人。

郝毅他们所在的后面部队一拥而上,像缺了口的水库,口子越打越大。郝毅也紧跟着大部队前进。伤口痛吗?不知道,这时,郝毅一心想的就是冲出去才能活命。过了一会,敌人发现了,高喊:共军跑了。敌军就从各个方面向突破口开炮。当时正值夜晚,炮弹打在石头上,到处开花。郝毅他们紧跟着部队前进,真的好像是《国歌》中唱的那样,“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不进不行,敌人决心在这里消灭全军的,结果英雄们又冲出了重围。郝毅他们在前面猛跑,敌人就在后面就猛追,跑着跑着,敌人没劲了,红军的前进速度也就慢了下来。这时候,天早就大亮了,跑了一夜、又一天,有人说,这回跑了差不多有二百里,也有人说,一百五、六十里绝对是有的。

()三座雪山,刻着永恒的记忆

 郝毅回忆说,我所在部队在长征途中一共爬了三座大雪山。一是大巴山,海拔三千多公尺,长年积雪,雪深过膝。我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夜晚里,身着夏装、脚穿草鞋,身上盖的是蓝色天空,照的是天空的月亮,根本无法入睡。可是,不睡又能怎么办呢?二是夹金山,海拔四千多公尺,高山空气稀薄、缺氧,怎么办?我们咬着辣椒,一边刺激一边走。三是党岭山,海拔五千多公尺,空气更加稀薄、缺氧。要翻山,必须在中午前过去,否则就容易出现雪崩,不管你有千军万马,一下子就把你推到山下。有一次,郝毅实在是走不动了,气也上不来了,就想休息一会。正好前面有个石头,他就走上去,把小包往上一放,一屁股坐下。可是,还没等他坐稳,那个石头就歪倒了。怎么回事?郝毅回头一看,原来,这不是一个石头、而是一颗人头,是前面兄弟部队牺牲的战友啊!这下把郝毅吓得心跳起来。这样以来,他再也不觉得累了,拿起小包就走。党岭山,郝毅他们就是靠着无数战友的牺牲激励过来的!那种场面、那情那景令他没齿难忘、终身刻在脑海里。

   作 者 之一:胡遵远      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  局长 (通讯地址:安徽省金寨县江店新城区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   邮编  237300   电话0564---7068775  13966259929    信箱  附:作者之一简介:胡遵远,男,19639月出生,中共正式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函授),19818月参加工作,现任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局长。胡遵远同志曾被中共六安市委、六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全市服务工业发展先进个人”称号,被安徽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等单位分别授予“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个人”、和“全省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个人”称号。是中共金寨县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六安市第四届政协委员会委员和金寨县第九届政协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才招聘- 广告服务- 人员认证首页

版权所有:实事求是新闻社 投稿邮箱 ssqsxws2021@163.com   新闻登记号65403059-000-10-21   地址:中国~北京 监督电话:13161461316
欢迎来本社投稿,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