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实社历史专刊--纵横驰骋江淮间 逐鹿中原战在前--记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英雄壮举(之十六)

来源:中实社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3日    

    中国实事求是新闻社安徽电(首席记者侯震斌 王红卫 赵建军 许广山)2017年,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70周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指的是,1947年刘邓大军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取胜后,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87日,刘邓大军挥师东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伟大壮举这一历史事件。

               中实社历史专刊--纵横驰骋江淮间 逐鹿中原战在前--记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英雄壮举(之十六)
   
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刘邓野战军兵分3路,先敌越过陇海路,以连续急行军向大别山挺进。蒋介石错误地判断,认为人民解放军是北渡不成而被迫“南窜”,遂以20个旅分路尾追,另以4个旅在平汉路侧击,企图歼灭解放军于黄泛区。那里遍地淤泥,没有道路,刘邓野战军冒着敌人飞机的轰炸顽强奋进,于817日越过宽达30多里的黄泛区。接着,又渡过涡河、沙河、洪河,甩掉国民党军的尾追。敌人恍然大悟,急令1个整编师和1个旅沿平汉路南下,到汝河布防,企图阻拦刘邓野战军。刘邓野战军炸毁、埋藏了重装备继续前进,23日下午,中路先头部队在敌人狂轰扫射下,在汝河上架起浮桥。当夜,主力开始渡河,并突破敌人河防阵地,掩护中原局和野战军指挥部,胜利地闯过险关。828日,解放军全部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区,立即组织部队实施战略展开。此时,国民党军20多个旅已先后渡过淮河,摆出与解放军决战的架势。刘邓野战军采取避强击弱的战法,集中一部兵力,于9月间连续出击商城、光山地区守军,将国民党军机动兵力大部吸引到大别山北麓,保障了进入豫东南、皖西、鄂皖、鄂东地区部队的迅速展开和建党、建政工作的进行。至930日,先后解放县城24座,并在17个县建立了民主政权,依托山区安置了后方,胜利完成了大别山区的战略展开,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为了隆重纪念这一英雄壮举,再现历史真貌、汲取营养成份,传承红色基因、促进社会发展,本人搜集整理了一有关“刘邓大军千里进大别山”的史和文章(能够查找到原作者的、均予以注明,少数无法查证的、敬请谅解),现呈送给读者,供大家学习、交流、研究、传承。

       第十六篇:刘邓大军在金寨

   蒋介石发动内战,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因而在战场上,他的军队一股脑儿吃败仗。到了1947年春,他的军队已经由430万减少到370万。而人民武装力量在战争中却得到了大发展,由初期的120万发展到195万。蒋介石重点进攻、各个击破人民解放军的阴谋遭到破产,逼得他在很多地方不得不采取以守为主。党中央、毛主席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举行全国性的大反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歼敌的方针和对策。

一、刘邓大军解放金家寨

为了建设大别山根据地,牵制和消灭敌人,19476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的1236四个纵队12万多人强渡黄河,在鲁西南地区消灭敌人6万多人。8月进入大别山区,在人民群众地密切配合下,向盘踞在大别山的敌人开展了猛烈的进攻。

当时金家寨(当时是立煌县的县城)守敌有县保安团400多人、桂系465641000多人,他们在县城和四周山上修有密集坚固的工事和碉堡群。

831日下午,刘邓大军第3纵队第8旅两个团在旅长马忠全、政委卢兰焦率领下,悄悄地进入金家寨史河对岸,22团第3连偷渡史河成功后,立即向金家寨进攻。守敌保安团抵抗一阵子,便如鸟兽般逃往山上碉堡。8旅立即分路渡河,22团向黑龙潭东南、24团向张家畈以西分进夹击,很快占领了敌人的前沿阵地,敌人多次反扑,均被击退。

战至91日拂晓,22团、24团发起总攻,敌人节节败退。22团占领了樱桃湾以西敌人的碉堡;24团占领了包公祠以西高地的碉堡。

到下午4时,敌人大部被歼,仅有部分残敌利用城东几个制高点的碉堡进行负隅顽抗。解放军多次喊话,要敌人投降,敌团长陈铁汉仍坚持顽抗,妄图待援军到来进行反攻。

92日凌晨,解放军以4门山炮向敌碉堡进行猛击,倾刻间,敌碉堡的枪声全没了,残敌四处逃跑。敌保安团团长陈铁吧自杀,县长李宣被活捉。上午10时,战斗全部结束,共毙俘县保安团和敌5641000多人,金家寨胜利解放。

94日,中共金寨县委员会和金寨县民主政府成立,余光任县委书记,白涛任县长。不久,余光调离金家寨,张延积任书记,下设麻埠、流波、城关、胡店、汤汇、李集、吴店、关王庙、吴家店9个区。县建立了武装基干团,区成立了武装工作队。全县范围内,不到一个月时间,乡、村政权全部建立起来,并成立了贫农协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清匪反霸、分地主浮财的斗争。

二、刘帅在金寨的逸闻趣事

1947年秋,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就象一把利剑插在了蒋介石反动派统治的心脏。从此,全国的解放战争开始了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重要阶段。

由于人民解放军千里奔驰,造成了给养十分困难。经常是几天不见油盐,有时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一天,刘伯承和司令部首长们在麻埠附近断了粮,到了下午3点,还没吃上午饭,管后勤的同志非常着急。忽然,一个警卫员捧来了一捧大红枣送给刘帅,刘帅问枣子是从哪里搞来的?警卫员说是过黄河时从家里带来的。刘帅叫大家吃,大家让刘帅吃,刘帅就把这捧枣子硬是分给了其他同志,自己只留几个,直到其他所有同志都吃了枣子他才开始吃。他吃着笑着说:“河北父老的心意,就象这枣子,既红、又甜。”又说:“枣子是个好东西,又甜又补又管饿。”说得大家笑了起来。就这样,这几粒枣子,就算刘帅和其他野司首长的一顿中饭了。

还有一次,部队转战到流波,警卫连的同志送来了一小包冰糖给刘帅。刘帅很严肃的问冰糖是从哪里搞来的,警卫员说是下面同志们送来的。刘帅坚决不要,叫送回去。警卫员难过地说:“首长身体这么差,怎么领导我们坚持大别山啊?这是下面同志们的心意,我不好送回去。”刘帅看警卫员有些为难,说:“好,你不送,我来处理。”他把一包冰糖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这个伤员,那个病员,司令部和警卫同志中的老弱病残,每人都送一小块,并招呼说:“这是老根据地人民的心意。”同志们接到这块冰糖,没吃,心里就甜了。

刘帅不仅对干部战士关怀备至,对大别山人民也十分体贴。一次,一个饲养员到一个村庄去买稻草,村庄没有人,刘帅就叫饲养员自己过秤,然后再把钱放在群众家里的神台上。饲养员是个北方人,不会捆那七长八短的稻草,背起来走时,老是爱丢撒,刘帅就跟在后面拾,饲养员看到刘帅对丢失的一根根稻草那么爱惜,就把背着的稻草放下来,回头也去拾。刘帅说:“ 稻草也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用处可大了!你们北方人不知道,山里人,住房要靠它盖,养牛要靠它喂,床上要靠它铺。农民用稻草铺床,叫金丝毛毯,说明农民很珍惜稻草的,丢撒了,可惜啊!”饲养员很受感动,便认真地把丢撒的稻草都拾了起来,又作了重新捆扎,说:“我一定记住司令员的话,爱护稻草,不随便丢撒。”

刘帅说话也很风趣。一次,在翻一座山岗时,警卫员砍了一根竹棍给他柱,由于竹子砍的长,刘帅拄着比人还高。一位领导同志对那位警卫员说:“你把刘帅竹棍再砍短些,你看柱这么长棍子,多象个要饭的。”刘帅听了笑着说:“要饭棍就是要长,才不受狗之欺。我们就是要拿着大别山的这根打狗棍,把蒋介石这条帝国主义走狗打倒!”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三、邓小平、李先念的谆谆教导

    1947年冬,金寨地区剿匪反霸、建立基层政权等工作正在开展之际,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政委的邓小平和副司令员李先念,在金寨下楼房村召开了湖北、河南两省边区地、县干部会议,部署坚持大别山根据地的斗争。当时,由于天气寒冷,会议是围着一个大火堆开的。李先念不断地用一本书煽火,让大家取暖。邓小平亲切地一一询问与会同志的姓名、职务后,打开收音机说:“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听新华社广播,内容是毛主席1225日关于《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研究坚持大别山根据地斗争等问题,请大家注意听,这是个划时代的报告……”

毛主席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了覆灭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并详细地报告了从1946年下半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起到1947年底17个月“打死、打伤俘虏蒋介石正规军和非正规军169万人”的战绩。

小平、李先念和与会同志听了广播,深受鼓舞。小平说:“大别山西濒武汉,东扼南京。我们坚持大别山斗争,就等于在蒋介石心脏里插了一把尖刀。这对全国解放战争,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接着,他就如何坚持大别山根据地,发展贫农团组织,建立基层政权等,作了一系列指示。李先念要大家注意运用老区地方干部,做好红军家属的慰问工作,从红军家属中选拔骨干,扩大干部队伍,为坚持大别山斗争作长期准备。

小平特别强调了遵守群众纪律问题,他说:“蒋介石军队尽打败仗,就是因为他们到处欺压老百姓;我们是人民的军队,不遵守群众纪律,人民就会反对我们,我们得不到民支持也会打败仗!”他还专门查问了一位老乡向他反映耕牛被军队抢去了的事。当他听说牛是国民党48师抢去又被我军追回来寄养在一位老乡家里时,他高兴地说:“赶快把牛送还给原主!农民种田,没有牛不行啊。这件事要好好宣传,使人民认识到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时,一位同志从外面抱了一捆柴禾进来,小平问:“这柴禾不是老乡家里的吧?”那位同志说:“在山上拾来的!”小平说:“到山上拾柴,也要征得老乡同意啊!”同志们都说:以后坚决按邓政委的指示办。

会议一直进行到午夜才散,虽然是数九严寒,但是,与会同志的心里都热乎乎的、暖洋洋的,连夜返回各自工作岗位开展坚持根据地的部署。

四、随军南下干部白涛当上金寨首任县长

白涛原名袁怀义,1915年出生于河南省内乡县。1932年在北平读书时,接受党组织教育,多次帮助党组织传递和隐藏秘密文件。为了反对蒋介石对日寇侵略的不抵抗政策,他曾在开封组织学生南下请愿团,卧轨44夜,表示对国民党反对派的的义愤。“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他参加八路军决死队,由于他对敌斗争坚决,年底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担任过辉县、林县等县委书记,解放战争的第二年,白涛随三纵8旅挺进大别山,参加了解放金寨的战斗,并担任了金寨县的首任县长。

白涛善于做群众工作,当时的剿匪反霸斗争十分激烈,敌人经常利用我们人地生疏的弱点,偷袭我区、乡政府干部。白涛天天带着部分武装基干团战士,深入群众,进行基层政权建设。发动群众,打地主,分浮财,了解匪情,发动群众诉苦,揭露匪霸罪恶,配合政府剿匪反霸,不断给地方匪霸以沉重打击,社会秩序很快就安定下来了。

白涛学习十分勤奋,当时虽然剿匪反霸、建军建政很忙,但是,他每晚他都看书、写日记,他以金寨地名写的抒发革命情感的诗,情景交融,对仗工整,至今还有人能背诵如流:

将军打马向南行,

黄石青苔莫久存,

花羊有意羡荞麦,

白水无情到柳木,

勒住马鬃朝石佛,

揭去帽顶拜观音,

父子相逢流泪坪,

回头又闻锦鸡鸣。

194711月,为了加强金寨县东部地区领导,上级决定将金寨县的流波、燕子河、马家畈、前畈、后畈及城关区一部分,划为金东县,成立金东县委、县政府(县委、县政府机关一度驻扎前畈古楼村),白涛任金东县委书记兼县长。在她的领导下,清匪反霸、土地改革等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12月下旬,地方武装黄英老八团和伪罗田县自卫团陈新民部800多人,直角县大队主力,向县委县政府机关进攻。白涛指挥县大队40多人,占领有利地势,向进攻之敌勇猛反击,敌人受到了沉重打击,黄英匪部副大队长鲍长荣也被击毙。

1948年春,我野战军主力转移外线歼灭敌人,5月中旬,黄英匪部勾结国民党桂系一部向前畈扑来,由于敌人人多势众,县大队虽然奋力抗击,但未能制止敌人的进攻,大部分干部、战士英勇牺牲,白涛被俘。

白涛被押解到当时的立煌县城(即金家寨)。一次放风时,白涛与被捕的漆店区委书记江川同志相遇,他对江川说:“我准备牺牲了,你要多保重。”并向江川念了一句《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充分表现了白涛同志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77日,国民党立煌县政府以召开纪念抗战11周年为幌子,骗了一些学生参加公审白涛的会议。当敌人要白涛交代“罪行”时,白涛慷慨陈词,痛斥国民党挑起内战、祸国殃民等背叛人民的行径,最后在“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中英勇就义。

注:白涛以金寨地名写的抒发革命情感的诗,其中:“将军”指将军寨,“黄石”指黄石河,“青苔”指青苔关,这几处皆为土匪老八团盘踞的地方;“花羊”指花羊石,“荞麦”指荞麦河,曾是抗战时鄂豫皖区党委所在地;“白水”指白水河,“柳木”指柳木河,均是敌情严重的地方;“马鬃”指马鬃岭,“石佛”指石佛寺,“帽顶”指帽顶山,“观音”指观音笼,均是大山区,回旋余地大;“流泪坪”是立煌县城旁的一个大村庄,抗战时20余名女学生在这里被日军强奸,后含愤集体自杀;“锦鸡鸣”指锦鸡岭,位于鄂豫皖三省边区,鸡叫能听鄂豫皖三省。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才招聘- 广告服务- 人员认证首页

版权所有:实事求是新闻社 投稿邮箱 ssqsxws2021@163.com   新闻登记号65403059-000-10-21   地址:中国~北京 监督电话:13161461316
欢迎来本社投稿,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