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实社安徽--红土地上多英烈--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重要发源地

来源:实事求是新闻社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8日    

   中国实事求是新闻社安徽讯《首席记者侯震斌 苏月建 苗力锋》1月18日金寨报道,安徽省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将军县,也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诞生地、全国唯一两授上将军衔-----洪学智故乡。革命战争年代,金寨县先后有10万多英雄儿女参军征战,绝大多数血洒疆场为国捐躯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的烈士就有11000多人,占安徽省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全国烈士总数的五十分之一。而11000多人仅仅是有名有姓的烈士,还有9万多无名烈士。在那烽火纷飞的战争年代,金寨县的很多家庭都是“父子同参军、兄妹齐上阵”,有的还是“一家三代都去当红军”,“全族参军“全民皆兵的典型也是俯拾即是,有的还是满门英烈、全家牺牲,真可谓“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

20164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金寨时,满怀深情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要注重知识灌输,又要加强情感培育,要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要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响应总书记号召,进一步挖掘红色历史、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强化红色教育,我们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组织人员搜集整理了一批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现摘其中的三篇予以发表,敬请关注、指导!

      中实社安徽--红土地上多英烈--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重要发源地
  
第一篇:不该陨的将星--周维炯英雄故事

   人物简介:周维炯是大别山豫东南红军和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卓越的红军指挥员之一。他1924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赴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大革命失败后回乡积极从事农民运动,打入反动民团做兵运工作。19295月参加领导了立夏节起义(又称商南起义),后任红三十二师师长,领导当地党组织和红军开辟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1930年后先后任红一军第二师、第三师和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红三十二师的创建和红三师、红二师、红十一师的建设,为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一) 学生时代就参加了革命

  周维炯(1908-1931),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周德怀,母亲漆先美,兄弟姊妹六个,他排行第二。7就读于五舅父漆先涛塾馆,与表兄漆德玮一起读书周维炯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不仅爱学文,而且也爱学武,常和漆德玮求教于二舅父漆树仁(清末武举人)练习武术,一心想做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治国安邦。

  1921年秋,周维炯考入南溪明强高等小学,他在这里学习新文化,接受新思想,进步很快,学期考试各科成绩常常名列前茅。
  1923年秋,周维炯以优异成绩考入笔架山甲种农业学校。在共产党员、国文教师罗志刚,进步教师占堂等培养下,更加勤奋读书,认真阅读马列著作和进步书刊,受益很大,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他开始信仰共产主义,并积极参加"读书会""研究会""演剧社",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
  1924年,周维炯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他和漆德玮从农校毕业,前往开封求学。经共产党员林承蔚介绍与共产党员吴芝圃接上了党的关系。
  1927年春,周维炯等一批共产党员,受中共商城党组织派遣,前往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和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周维炯在军校学习期间,多次到农讲所聆听毛泽东、肖楚女、陈潭秋等著名共产党人的讲课,明确了农民运动的方向,树立了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
  (二)发动立夏节起义组建红三十二师

  大革命失败后,周维炯找到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总政治部宣传大队学习的漆德玮、漆德琼等商议,毅然决定返回家乡,组织武装斗争。周维炯回乡后,以教书作掩护,积极同漆德玮、袁汉铭、詹谷堂、漆德琮、漆禹源、漆海峰、罗圃城(罗卓如)、罗雾岚、廖炳国、李梯云(李泽辉)、肖方(肖大椿)等一批革命意志坚强的共产党员活动在吴家店、简家坳、老鸹窝、平头山、白沙河等地,整顿恢复农民协会,组织了一支有10余支枪的秘密农民武装。1928214日中共商南区委和共青团商南区委成立,周维炯当选为区委委员和团区委书记。

  这年春天,国民党在县、区都组织"自卫团",招兵买马扩充兵力。中共商南区委派周维炯、漆德玮等一批共产党员到县、区民团当兵,搞兵运工作。周维炯打入商南大绅士杨晋阶的民团,利用与团总杨晋阶的师生关系建议改造民团。杨晋阶委任周维炯为驻丁埠民团分队教练兼第四班班长周维炯训练有方,作风正派,对士兵耐心教授身体力行不打不骂,很快赢得士兵信任和爱戴,杨晋阶也更加器重。周维炯在民团站稳脚跟后,即开始进行革命活动,发展中共党员7名,尔后又在周围农民中发展中共党员4名,建立了中共支部,周维炯任书记。1929年春,中共商()()()特委决定举行商南武装起义。徐子清、肖方分任正、副指挥,周维炯负责军事,时间定于农历立夏节。
  56日,周维炯主动担任值星,以打扫卫生、整理内务为名,将枪支弹药集中放到厢房里,便于顺手夺取。下午,他向副队长张瑞生建议放假半天,从驻地丁家埠各商家摊派鸡鱼肉酒,备好酒宴。晚上,团总杨晋阶在牛食畈收捐未回,周维炯怕事情有变,派人通知肖方将杨晋阶监视起来,相机行事。晚宴持续到深夜,副队长和不少团丁都醉倒了。周维炯见时机已到,喊了声:"动手!"大家立即控制了存放枪支的房间,封锁了宿舍捆绑了张瑞生。丁家埠民团40多人全部起义。这天夜里,南溪、李集、斑竹园、牛食畈、禅堂、白沙河、汤家汇等地,同时暴动成功。59日,各地暴动武装会师斑竹园,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师,周维炯任师长,下辖第九十七、第九十八团两个团,全师100余人。这是安徽金寨境内组建的第一支工农红军队伍。从此,开始了创建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三)转战商南皖西的山山水水 红三十二师成立后,在李家集、南溪、冈家山、大埠口、胭脂坳等地发动群众收缴枪支扩大红军,开展声势浩大的打土豪分财产斗争。在商城县民团大队任第二分队长的漆德玮带着挑选的一班人(全是中共党员和"兄弟会"成员),携带8支短枪,回到金寨,就任红三十二师副师长。周维炯和党代表徐其虚粉碎了商城县民团大队长王继亚的围攻,又率领红三十二师东征,一举攻克六安重镇----金家寨。接连进击多支民团,连战皆捷,威震皖西,许多贫苦农民青壮年踊跃参军,一些土豪劣绅的护庄队和小股土匪惧怕被歼,纷纷向红军投诚,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壮大。红军发展到300余人(),成立了司令部和一个手枪队。回师途中,收编河南一股流散土匪100多人枪。"大别山,峰连峰,出了个英雄周维炯。打入民团闹暴动,闹得满天红!"这是鄂豫皖边区流传下来的一首民歌。

  7月底,湖北军阀夏斗寅派出1个团兵力,会同商城、罗田、麻城、六安、霍山等地民团,共4000多人,向根据地的中心区南溪、丁家埠一带进攻。红三十二师跳出根据地,转向外线,在麻城边界,与徐向前领导的红三十一师会合,以避实击虚的战术,打了许多胜仗,然后返回商南,给地主民团、清乡队、还乡团以致命打击。
  红三十二师到达黄()()边界八字门楼的第二天,中共商城县委召开扩大会议,增选周维炯为县委委员。
  正当周维炯等率领红三十二师恢复发展革命根据地之际。河南省一个名叫的处长从开封回来,他极端仇视革命运动,在群众中咒骂共产党和红军,扬言要以家法惩治漆姓参加红军的人,他还秘密地同两城四区反动民团头子顾敬之和些土豪劣绅相勾结,搜集共产党情报,制造谣言,破坏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周维炯是漆洲的外甥,漆德玮是漆洲的侄儿,他们大义灭亲,周维炯亲自宣布对九舅漆洲进行枪决。
   1119日,应中共安徽省霍山县西镇区委书记刘仁辅之请,周维炯带80余人连夜前往,配合霍山县西镇区暴动。一夜之间,整个西镇地区反动势力全部覆灭,西镇工农革命委员会建立了。
  19291226日,周维炯率部解放商城,全歼守敌,建立了县苏维埃政权。《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著名的歌曲,就诞生于这次胜利的庆祝活动中。中共中央在《告商城全体同志们》中,高度评价了商城起义。

(四)纵横驰聘鄂豫皖

    19291221日,中央派刘英任红三十二师师长、李荣桂任师政治部主任,调周维炯到上海受训。商城县委认为,目前工作紧张,原有负责同志不应去上海,决定周维炯任副师长。

  会后,周维炯率部分红军三进皖西。在那里消灭地主豪绅的反动武装,发动群众,打土豪分财产,号召广大农民青壮年踊跃参加红军,成立了一0一团,周兼任团长。后收编土匪,扩大革命力量,充实红军枪支,在金家寨收编高英(土匪),成立混成团。又收编六安民团大队,成立一0三团。红三十二师发展到800人。
  1930115日前,周维炯率部回师商城,参加县、师代表联席会议。会后,周维炯率领红军一部四进皖西发动群众,消灭反动武装,打土豪分财产,扩大红军。不久,和徐百川领导的红三十三师会合,组成前敌指挥部,分任正、副指挥长,分兵出击,20余天时间即驱逐和消灭了麻埠、独山等地数股残敌。4月间,两路红军会合,一举攻克霍山县城。
  从此,豫东南皖西两块革命根据地连一起。随后,周维炯率红三十二师九十七、一0一两个团回师商南,配合徐向前领导的红三十一师,横扫盘踞在商南五关的残敌,打通了向鄂东北的要道,实现了豫东南和鄂东北两块革命根据地之间的连接。从此,鄂豫皖三省边区三块革命根据地形成了整体。
  19304月,中共鄂豫皖边特委根据中共中央1930318日的指示信,将红十一军改为红一军,原三个师的番号依次改为第一、二、三师。红三十二师在商南与军部会合,在南溪改编。继之,军部率领红二师与红三十三师会合,军部决定,从红二师抽出一部与红三十三师合编为第三师,周维炯任师长。
  6月中旬,红二、三师在军长许继慎、政治委员曹大骏的率领下,向六安、霍山西部地区的反动据点发起进攻,先后收复流波、麻埠等地,第三次打下霍山县城,歼灭地方反动武装1000余人。六安潘善斋新编第五旅反扑,遭到红二、三师迎头痛击,大部被歼。战后,红二、三师在军部的领导下,就地休整补充,发动群众,恢复、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进行土地改革等运动。
  7月初,红二、三师在军部的率领下,继六安、霍山战斗之后,乘胜南下英山,与中共英山县委领导的游击队会合,扩大革命根据地。周维炯、漆德玮率红二、三师,攻克英山县城,全歼韩杰旅,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这是又一次重大胜利。周维炯在战斗中负了伤。
  但这时正值第二次""倾路线统治全党,鄂豫皖根据地也深受其害。当时的"长江总行动委员会"责令红一军不惜一切牺牲"打到武汉过中秋",并把红军和党政机关中大批家庭出身稍微富裕的干部、战士清洗出革命队伍。周维炯对上述不切实际的行动和""的做法多次提出不同意见,不仅未被采纳,还被批判为"富农路线的同情者""机会主义"。直到10月下旬,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纠正""倾路线的精神传达后,以上错误做法才有所收敛。
  1016日,红一军军部率红二、三师攻克光山县城。红一军在城内召开了全军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决定将全军整编为第一、二两个师。各级干部也进行了调整,周维炯任第二师副师长。
  1930年冬,蒋、冯、阎混战结束,蒋介石调集兵力,分头对各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红一军军部决定主动出击,率师远程奔袭金家寨,横扫皖西之敌。周维炯率红二师将金家寨紧紧围住,激战3个小时,全歼守敌四十六师一个营和八大民团,共1500余人,缴获长短枪1000余支,迫击炮两门。国民党安徽省主席陈调元得知消息,急调一个师的兵力,分两路向皖西革命根据地进犯。1230日,周维炯率红二师迎击,击毙俘敌团长以下2000多人,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继之,红一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麻埠、独山、叶家集、苏家埠、韩摆渡、霍山等地顽敌,全部恢复了皖西革命根据地。
  19311月中旬,红一军和红十五军在商城县长竹园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下辖十、十一两个师。周维炯红十一师副师长兼三十三团团长,5月任师长。
  31日,周维炯、吴汉英率三十三团奔袭占领李家寨车站,袭击国民党军一列军车,行至李家寨车站,旅长侯良华(祥甫)当场毙命,团长李伯文被活捉,解至九里关枪决。5日,周维炯等率红十一师将驻守柳林车站的国民党新编十二师袁英部包围,歼灭一个营,击溃两个团。这两次战斗,共毙俘敌军1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39日,国民党军三十四师岳维峻部,由湖北孝感向北,被红一军包围在双桥镇,激战半日,未能取胜。周维炯率三十三团,组成三个梯队,冲进双桥镇敌指挥中心,一阵猛打,使敌人指挥失灵,红一军趁势发起总攻。此战毙敌1000多人,生俘师长岳维峻以下官兵5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6000多支,迫击炮10门,山炮4门。这是鄂豫皖红军成立以来俘敌最多、缴获最大的一次胜仗。
  81日,红四军南下,强攻英山县城。周维炯率红十一师攻进北门,与攻进南门的红十二师全歼守敌1000余人,团长被活捉。
  8月中旬,周维炯率领红十一师冒着酷暑天气,急运行军100多里,奔袭漕河镇敌新编第八旅,经一个多小时激战即全歼该旅,乘胜攻占了广济县城。在清水、罗田等地的战斗中,周维炯率领的红十一师亦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战绩。
  艰苦紧张的战争生活,使周维炯无暇顾及家庭和个人问题,几年中他只回过一趟家。1930年冬,周维炯率红二师路过膝家堡一带,遇到商南、皖西边境外逃的大批难民,许多都是红军的亲属,其中有周维炯的父亲和妹妹。周维炯一手搀扶着父亲,一手拉着小妹妹,安慰说:"革命根据地遭到敌人的破坏,父老乡亲身受蹂躏残杀,战士们心里都像火烧的一样难受。红军一定要打回去报这个仇!现在我有军务在身,也顾不得你们了,你们回家吧!红军一定会回去的。"说罢,挥泪告别亲人,踏上了征程。他的未婚妻多次在行军的路口上等他,有一次终于等到了,周维炯满怀深情和歉意,对她说:"革命成功了,我们就成亲。"说罢策马而去。
   (五)将星陨落于“肃反”

    红四军南下蕲()()广()取得重大胜利,蒋介石在战场上遭到惨败,恼羞成怒,施离间计,妄图挽救败局。国民党特务头子曾扩情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学关系,派特务送信给鄂豫院军委皖西分会主席兼红四军第十二师师长许继慎,诡称与许已有来往,欢迎许率部归降。许继慎识破了敌人的阴谋,红四军领导人断定"完全是敌人用各种阴谋来破坏我们",并认为"许不会有什么问题"。红四军领导人还将此情况向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张国焘报告,并把国民党派遣特务和信送他处理。对这样重大问题,张国焘既不倾听红四军领导人的意见又不调查研究,竟以此信为借口,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组织和红军中发动了一场名为"肃反"、实为排除异己实现个人野心的"肃反"运动。

  张国焘来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掌握了党、政、军领导权,极力推行""倾机会主义路线,全盘否定已取得的伟大成就,错误地号召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所谓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作斗争。无理指责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组织长期执行了"非布尔什维克的路线",提出按照四中全会的组织路线,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组织和红军、苏维埃政府实行"改造"。大肆撤换党、政、军领导干部,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周维炯和一些高级干部多次对张国焘善意地提出意见,张同焘不但不予以采纳,反而诬指曾中生、许继慎、周维炯等一大批红四军将领"对抗中央分局""反党""反革命"
  1931913日,张国焘派陈昌浩到红四军军部,接管了曾中生的红四军政委职务,开始"肃反"。陈昌浩按照张国焘的指示逮捕了红四军大批干部,并命令红四军开到光山白雀园。红四军边战边走,在商城余子店逮捕了周维炯、许继慎等高级将领。9月底,红四军移驻白雀园地区,张国焘从新集专程来到白雀园主持"肃反"运动,以"全力肃清四军中之反革命和整顿四军"
  周维炯在"肃反"中被诬陷为"改组派""反革命",受尽了各种酷刑,数次死去活来,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员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临死前的一次严刑审讯中,他横眉冷对、怒斥张国焘:"老子自领导商城起义以来,从没有一天离开过红军、离开过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天天同敌人打仗!老子不是反革命,你才是真正的反革命、阴谋家、野心家!老子不怕你打死,20年后,老子还要干革命!你总有一天要受到党的惩罚、人民的审判,落得可耻、可悲的下场!"张国焘被斥责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193110月,密令鄂豫皖政治保卫总局将周维炯押解至鄂豫皖中央分局所在地----河南省光山县新集(今属新县),秘密勒死。其母和小妹也以"改组派头子家属罪该同等"而惨遭杀害。
  19581121日,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元帅在一次谈话中指出:"周维炯打仗很勇敢,服从军部指挥,在打仗中没有看出什么问题。鄂东北三十一师改编为第一师到豫南,也没有看出周维炯有什么变化,他是服从指挥的。以后,一、二、三师调配下,第一师人多枪少,二、三师战斗作风差一些。把我们第一师的调了一部分到那边,他们那边又调了一些到我们这里。这样做是为了使他们能够平衡发展,在这期间,周维炯部没有什么问题。所以说,不能说这个人是反革命,他的家属不应该按照反革命家属对待,而应该按照烈属待遇。1929年正是革命低潮时候,他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暴动,应该受到高级干部烈属待遇,受到普通的烈属待遇都不应该。"谈到鄂豫皖根据地的"肃反"扩大化问题,徐向前沉痛地说:"被肃掉的大都是有能力、有作战经验、和群众有密切联系的最早革命的领导人,令人痛心。"并亲自写证明为周维炯平反。1959年,中共中央军委追认周维炯为革命烈士。

          第二篇:大义凛然跳悬崖  全家牺牲为初心--著名烈士刘仁辅的英雄故事

   人物简介:刘仁辅(1885-1930),著名革命先烈。字载寿,号静山,安徽金寨燕子河塔儿河人,1885年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童年在乡私熟读书。

刘仁辅童年时期在乡私熟读书,青年时期考取安庆安徽省立法政专门学堂。毕业后回乡,当选为霍山县议会会员。后在燕子河、塔儿河经营杂货生意。1920年参加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曾为争取佃户的"永佃权"、反对官府的苛捐杂税进行过斗争。1927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选为中共燕子河小组长、农民协会主席。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发动群众,同土豪劣绅作斗争。19297月,参加在霍山东北与六安交界的豪猪岭大庙举行的中共六安县第三次代表大会。根据会议研究的举行秋收武装暴动的决议,他在白莲涧、团山、长山冲、土塘畈、杨树坳、袁家坳等地秘密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在斗争中发展党员、建立和扩大党的组织。不久任中共燕子河总支书记,1018日参加领导农民暴动,包围闻家店恶霸地主余良远的大院,打开粮仓,把粮食分给贫苦农民。夜袭董家河后,率暴动队伍会师长山冲,包围了乡、保团总和地主豪绅正在密谋策划搜捕革命力量的会场周氏祠,当场击毙伪团长,缴获长短枪20余支。暴动胜利后,建立西镇革命委员会,他当选为革命委员会总指挥。不久,任中共西镇总支书记。1930夏,红军主力撤离苏区,敌人乘虚而入。他领导燕子河一带群众,在崇山密林中坚持斗争,后在枫子岭棺材沟的一个山崖上被敌人发现,在弹尽粮绝的危急时刻,刘仁辅纵身跳下山崖……后在昏迷中落入敌手。同年10月,敌人以残暴的手段,将他钉在六安南城门上"示众"。他昂首怒视,从容就义,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革命胜利万岁"

(一)领头捍卫永佃权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给闭塞的金寨燕子河山区送来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进步书刊。1920年,校长徐守西在燕子河燕溪小学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小组由校内逐渐扩展到校外,由进步教师逐渐扩大到周围追求真理的进步知识分子和高年级学生。在燕子河杂货店经商的刘仁辅,也参加了学习活动,在他的心灵中激起了向往革命的浪花。

1922年秋,燕子河地区最大的恶霸地主刘佐延,为了加重对农民的盘剥,伙同当地中小地主,要把佃户从拥有永佃权的土地上赶走,进行转庄夺佃加租加贷。佃户们家家心如火燎,个个义愤填膺。但是,哪里又有穷人说理的地方?大家一筹莫展。到了9月份,转庄的时间就要到了,佃户们开始窜联商讨办法,寻找一个能干人领头跟地主说理,这时大家想到了刘仁辅。

刘仁辅能够站出来领这个头开始大家感到意外,因为他家是地主出身,虽然已近破落,但家有田有地,反转庄对他家本身没好处;他又姓刘,大地主刘佐廷是其族长,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另外,刘仁辅在燕子河经商杂货店,转庄夺佃跟他没有切身利益关系。但是,刘仁辅在当地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精通法律,又是国民党霍山县政府(当时燕子河霍山众议院议会议员,有说话的权利。他参加马克思主义学习活动小组后,受共产主义思想熏陶,对社会的黑暗极为不满,树立解救劳苦大众拯救中华民族的志向。

为了维护农民的永佃权,刘仁辅领头采用"先礼后兵"的办法。一天上午,刘仁辅来到刘佐延家。刘仁辅说:"我有件事想跟你商量,听说你领头与几个财主要佃户转庄,这事要不得。"他又说:"你看现在佃户多难,哪户不缺衣少穿,不能再逼他们了。""另外,你也清楚,这里农民是有永佃权,你这样做不合法,我劝你别搞。"

刘佐延说:"我的田我作主,想叫谁种谁种,什么叫合理合法。现在佃户不像话,交的东西越来越差,不治治他们不行。"并以族长身份,对他加以训斥,商讨不成,不欢而散。

10月的一天,燕子河周围一百多家佃户的代表,经过秘密串联,来到西界岭上的忠义祠(现金寨县长岭乡界岭村)集会。

刘仁辅环顾一下四周,高声说:"乡亲们,今天大家不辞辛劳,来到忠义祠聚会,为的是共商维护永佃大计。刘佐延不顾乡里佃户生计,要转庄夺佃,这绝对不能容忍。我刘仁辅对穷苦乡亲们的处境深表同情。"

刘仁辅话音刚落,佃户们齐声叫好。

接着,刘仁辅沉痛地讲述起永佃权的斗争历史:

早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为了抵御太平军的进攻,按照霍山县衙的旨意,保董和地主豪绅组织武装团练。清廷派重兵到西界岭,并迫使武装团练数百人到靖平关围堵太平军。战斗中,农民伤亡惨重。幸存乡勇与战死者家属向九保保董提出了安葬死者、解散乡勇还乡务农、修忠义祠纪念战死者、罢转庄为永佃作为褒恤的四点要求。但后两项未得同意。于是乡勇与战死者家属申禀到京城,在安徽寿州状元太子太傅孙家鼎的帮助下,转到军机处,军机处以圣谕字样批示霍山县办理。另允许"凡田坐落在九保境内地方不得以任何借口转庄逐佃"

悲壮的斗争历史,更加激起了贫苦佃户对先辈英勇斗争的崇敬心情,也更加坚定了与刘佐延等地主豪绅进行斗争的坚强决心。顿时,会场上响起"永佃权利不能丢""转庄夺佃不答应"的呼喊声。

"我们找刘佐延算帐!"

"我们找他打官司!"

",我们要和他斗,要文给文的,打官司我奉陪;要武给武的,乡亲们齐上阵!"刘仁辅鼓励大家说。

第二天,佃户们凑集了费用,刘仁辅带着10多个佃户代表,以县众议院议会议员的身份,拿着佃户盖着手印的诉状和"永佃权"凭证,来到国民党霍山县政府,状告刘佐延等人违法违约转庄夺佃。

与此同时,燕子河地区数千农民,持刀矛棍棒,集聚在忠义祠,准备和那些转庄夺佃的地主拼命。燕子河地区各方面的行动传到霍山县政府。县政府对此案审理格外慎重。在刘仁辅义正辞严的申述下,刘佐延等理屈词穷,县里又怕事情闹大,农民起来造反,不得不答应维持农民原来的"永佃权"

刘仁辅凯旋归来,燕子河一带的穷苦百姓迎之十里。为了纪念这次斗争的胜利,在闻家店等地刻石树碑,以示纪念。

反转庄斗争的胜利,使燕子河、闻家店一带农民再次获得了租种土地的永佃权。但国民党政府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地主豪绅敲骨吸髓式加租加贷,农民衣不避体,仍然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

 ()组织起来抗交租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安庆、芜湖等地求学入党的徐育三、徐轩义、汪维裕等进步青年学生,受党组织的派遣,怀着满热忱,利用假期回乡的机会,到燕溪小学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宣传革命道理,讲述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大好形势。刘仁辅听了,内心十分激动。为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他甩掉杂货店,走出家庭,组织农民抗丁、抗粮、抗税捐,奔忙在穷苦农民之中。

19277月,刘仁辅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在燕子河发展了10多名党员,被选为小组长,与闻家店党小组一起,成立了燕子河地区的第一个党支部。

党组织成立后,为了领导农民运动,是年秋,燕子河地区第一个农协会成立,刘仁辅当选为农协会主席。农协会的成立,大长穷苦农民的志气,大灭地主豪绅的威风,刘仁辅组织农民采取各种形式反抗剥削和压迫。

就在农协会成立不久,秋收到了。农协会骨干讨论:"我们农协会为的是反抗地主豪绅的剥削和压迫,今年可不能给地主那么多便宜了。"

刘仁辅说:"对,年前交一些莫名其妙的鸡、鱼、肉稞,不合理,今年一定要改。往年都是佃户把租子送到他们家,今年一定要地主自己来挑,大家说敢不敢和他碰一碰?"

大家齐声道:"!"

会后,大家分头联系所有佃户,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三天,燕子河、闻家店一带六百多个佃户,都通好气。一致表示,谁也不给地主家送租子。

过了十几天,拥有三、四百石租子的恶霸地主刘佐延,看到佃户们都不送租子,慌了。刘佐延就带着帮手,亲自到佃户要粮,遭到佃户们的抵制。他知道这是农协会做了手脚,于是便组织地主到农协去评理。他组织了几十个地主和子女来到农协会找刘仁辅。刘佐延一进门,骄横地说:"你们办农协会,我不反对,可是对这佃户惯养得连租子都不送了,你们农协会要管教管教!"

刘仁辅笑笑说:"佃户们一年累到头,收下一点粮食,要交给你们一大半,这本来就是不合理的事,可是还要佃户给你们送去,这就更不合理了。我看那些光吃饭不做活的寄生虫,倒是应该管教管教!"

周围的佃户们早有准备,农协会佃户们越来越多,和刘佐延展开面对面斗争,气氛十分紧张。

刘仁辅的话说得在理,搞得刘佐延目瞪口呆。愣了一会儿,他气急败坏地说:"这,难道没有王法不成"

刘仁辅迈步登上台阶,大声说道:"什么王法?我们农协会就是反抗剥削和压迫的。送租子是农家的事,由佃户自己作主,大家说送不送?"

"不送!今年不送,明年还不交哩!"

地主们见势不妙,都灰溜溜地走了。

这一年,谁也没有给地主送租子,地主只好乖乖地派人到佃户家去挑。佃户们连年年要送给地主鸡、鱼、肉稞也不交了。

(三)揭竿而起闹暴动

 为了进一步宣传革命道理,打击豪绅地主,激发贫苦农民的阶级觉悟,刘仁辅和农协会骨干们一起进行多方宣传。

闹花灯是农民在春节期间一种传统的娱乐活动。农协会和燕溪小学、闻家店小学学生同盟会在一起商议,决定在元宵节大闹花灯,广泛开展革命宣传。他们自己动手扎起一套寓意深刻、鼓舞人心的花灯。其中有铜钟灯、乌龟灯、花篮灯、桃子灯、大炮灯、虾子灯、狮子灯等各种各样的花灯;另外,还扎了一个花亭子,亭子里面坐着一条大水牛。

 元宵节的晚上,闹花灯的队伍排成一字长蛇阵,浩浩荡荡地上路了。每到一处,观看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人们稍一注意,发现那些花灯原来都是有名堂的。意思是说,"刘佐延(牛坐亭)()()(花篮)()()()()!"

刘佐延看了,气得大病一场,躲在家里几天没出门。

1929年,燕子河山区贫苦农民经过维护永佃权和抗租抗捐的斗争,觉悟有了很大提高。56日,立夏节起义的胜利,又给这里的农民极大的鼓舞。

是年7月,刘仁辅和徐育三等同志,参加了六安中心县委在六霍交界处的豪猪岭召开的两县党代表大会。会上传达了党的"六大"精神,分析研究了有关西镇(燕子河和漫水河地区)农民运动的问题。认为:由于两年灾荒,民不聊生,军阀混战,山区敌人薄弱,又有红32师的强有力的支援,武装暴动条件已经成熟。

正当刘仁辅等同志按照六霍暴动总指挥部的战略部署,积极发动群众,准备在红32师东进支援下举行武装起义的重要时刻,反动的西镇事务所发觉了他们的行动,也积极联系地方团总、地主势力,妄图将革命力量一网打尽。在这紧急关头,刘仁辅、徐育三等同志当机立断,经请示霍山县委同意后,一面立即派人星夜赶赴丁家埠请红32师支援,一面迅速通知各地农协会和赤卫队加紧做好准备,决定在敌人未下手之前举行暴动。

1929年阴历1018日夜晚,月朗星稀,大地一片寂静。在闻家店附近一个僻静的山村,聚集燕子河一带地下党团员、农协会员和农民赤卫队员一百多人,他们在刘仁辅带领下,紧握着土枪、大刀、钢锥、铁锤、木棍等,准备进行武装暴动。恰在这时,周维炯带着红32师赶到。双方见面后,刘仁辅向红军介绍了地形情况和行动计划。周维炯和刘仁辅、徐育三在一起商定行动方案后,武装队伍立即分头向闻家店的余家院子和董家河奔去。

地主恶霸余良远的巢穴很快被暴动队伍围住。先期打入民团内部的地下党员江图连,里应外合,很快结束了战斗。活捉地主豪绅三人,缴获敌自卫团钢枪30多支,夜袭闻家店成功。接着,打开粮仓,把粮食分给附近农民,放火烧掉地主庄园。

奔袭董家河的一支暴动武装也激战告捷闻家店。两路武装一起攻打燕子河,烧毁刘佐延家房屋二十多间,消灭敌自卫团多人。紧接着,暴动队伍分兵攻打两河楼房湾,之后会师长山冲,在黎明前包围了乡、保团总和地主豪绅正在密谋开会的会场周氏祠。反动团总和土豪劣绅们惊慌逃命,暴动队伍奋起追杀,歼敌自卫团大部,击毙敌自卫团团长王多宏,活捉恶霸地主余良远、郑小川及其他反动乡、保团总五人,缴枪20多支。狡猾的刘佐延,趁着混乱逃跑了。清早,暴动武装乘胜东进,击溃了漫水河自卫团,俘虏70多人,缴获全部枪支。捣毁了西镇事务所、经济维持会等反动组织。

(四)视死如归为初心

 1930年夏,为了扩大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军主力撤离燕子河苏区,开赴豫东南、鄂东北革命根据地。

 敌人为了消灭我苏区革命力量,便乘虚而入,大举进犯燕子河地区;地方土匪、还乡团、铲共队也乘机卷土重来,大肆搜捕革命同志,燕子河地区陷入血腥镇压的白色恐怖之中。

 在这革命危难关头,刘仁辅领导着党员、干部和避难群众,辗转战斗在崇山密林之中。他们坚信,红军不久就要打回来,革命一定要胜利。

 8月的一天,国民党潘善斋旅伙同方坪桂元林还乡团进行大规模"清剿"行动。和赤卫队走散的刘仁辅和刘载顶同志,在塔儿河棺材沟一个山崖上,被搜山的敌人发现。这时,他手枪子弹早已打光,敌人蜂拥而上。在敌众我寡、难以脱身的危急时刻,为了不落入敌人手中,刘仁辅、刘载顶两人毅然纵身跳下山崖……

 最后,身负重伤的刘仁辅还是在昏迷中落入敌手燕子河一带的群众听到刘仁辅被敌人抓住的消息,悲愤满腔,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探望。残暴的敌人,不但不让群众和刘仁辅见面,还大肆抓捕。刘仁辅忍受剧烈的伤痛,厉声斥骂敌人,鼓舞乡亲们继续战斗。

 敌人为了向上级请功,将刘仁辅押到国民党六安县政府。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刘仁辅满腔怒火,痛斥敌人:"我们共产党不为名誉地位,不图升官发财,信仰的是共产主义,为的是天下穷苦人民得解放,我们舍得一切,甘愿奉献一切"

 正当敌人谋划用新的手段对刘仁辅进行迫害时,刘佐延以国民党霍山县参议和新任的第十区区长的身份,带上银元厚礼,赶来六安,要求加快处决刘仁辅。

 无计可施的敌人,决定以最毒辣的手段---钉城门示众,处死刘仁辅。

 在押往刑场的途中,刘仁辅神态自若,双目怒视敌人,昂首挺立,高呼:"共产党万岁!""革命胜利万岁!"迈着坚定的步伐,朝城门走去。

 凶神恶煞般的匪徒们用铁钉将刘仁辅四肢钉在城门上。顿时,殷红的鲜血涌出英雄的手脚。刘仁辅被难以忍受的剧痛折磨得昏了过去。罪恶的匪徒用冷水冲浇,又使刘仁辅醒来。他顽强地抬起头来,用生命的最后一息,痛斥群匪,唤起民众……

 刘仁辅同志牺牲后,敌人对他的亲属也不放过,又进行了残酷的追捕和迫害。三儿子刘锡俊被敌杀害,二儿子刘锡锦夫妇逼的同绳自尽;他家的房屋和财产,洗劫一空。所幸的是,他的两个孙子被乡亲们转送他乡,免遭残害。后来,参加红军的大儿子刘锡谷和四儿子刘锡杰,在与敌人战斗中英勇牺牲,刘仁辅全家为革命献出六条宝贵生命!

           第三篇:父子英雄传佳话  革命先烈美名扬

    —杜昌甫、杜志强烈士的英雄故事

 一、“杜老虎”--“攻岭”、“烧”闯天下

 “杜老虎”,名叫杜昌甫,金寨县桃岭乡人。土地革命时期,他是皖西地区二路游击师的创始人之一。因他善于带兵打战,敌人畏之如虎,故有“杜老虎”之称。在大别山根据地,一提起“杜老虎”的名字,人们都会肃然起敬,至今仍然流传着他和儿子的英雄事迹。

杜昌甫家境贫穷,从小靠租种地和做裁缝手艺为生,受尽了地主绅的凌辱。1927年冬,革命烈火燃遍商城南乡(今金寨西部地区),杜昌甫在农协的带领下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因他精明强干、立场坚定、不怕难、敢于斗争,经中共党员斑竹园农民协会组织科长曾泽民介绍入党。192910月,桃岭乡农民在商南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彭氏祠举行武装暴动,成立了六乡农民协会和六乡赤卫队。广大贫苦农民纷纷响应,争相报名参加。几天内,会员便发展到一千多人赤卫队二十多人,杜昌甫任赤卫队长。他积极带领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抗捐税,建立基层政权。到192911赤卫队发展到一连,改编为六乡游击队,杜

甫任队长。自此,他便开始了带兵打仗的军旅生涯。

(一)攻克羊毛岭

    在“左”倾路线的影响下,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利。1932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出鄂豫皖苏区,革命形势转入低潮,敌人对苏区展开疯狂“清剿”。为保存革命力量,杜昌甫带领六乡游击队隐蔽于深山密林中,开展游击斗争。由于枪支弹药和粮食得不到及时补给,游击队减员严重。但是,杜昌甫没有困难吓倒,牢记“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决心重新组织队伍,保卫红色土地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死难的烈士和乡亲们报仇雪恨。

1932末、一天夜里,杜昌甫召集杜立保、鲍长鸟等党员以及部分老游击队员,在山中秘密开会。杜昌甫严肃地指出:“当前的形势很严,我们共产党员决不能倒下。要想办法扩大游击队,继续战斗!”大家一致赞同。他们连夜串联了十几个农会会员,成立了一支二十多人的游击队,决定于次日夜里,攻打羊毛岭民团,夺取他们的枪支弹药。该民团有二十人枪,首领是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陈春梓。是日半夜,他们乔装成给立煌县(今金寨县)政府送柴草的人,把枪刀都藏在柴草垛里。队伍接近岗哨时,敌哨兵大声吆喝道:

“干什么的?”

“我们是给县政府送柴草的。”

“送柴草的?过来检查检查!

杜昌甫将刀藏在身后,走在前面。来到岗哨前一个箭步冲上去,手起刀落,哨兵倒下了。战士们迅速动手,除少数团丁光腚逃跑外,大部敌人捉。敌首陈春梓被战士们从床底下拖出。战斗结束,战士们背着缴获的十几支钢枪和几箱子弹,向黄梅尖转移。陈春梓和他父亲恶霸地主陈少庭被押送到二区苏维埃公审,不几天便处决了。

(二)夜袭张家湾

 陈春梓民团被灭后,杜昌甫震动了周围大小民团,他们协商决定对六乡游击队采取“联合围剿”的报复行动。1933年元月的一天,游击队侦察得知:民团队长熊仲川纠集了双河的冯国梁、江店的储勾鼻子、小南京的陈月生、开顺的台凤庭等五个民团,计有四百人,正悄悄地聚在三合的张家湾子,妄想一举消灭六乡游击队。

此时,杜昌甫率领的游击队仅三十多人、二十七支步枪,要打垮倍于己的敌人,困难巨大。杜昌甫召集游击队员开会,进行认真分析后说:“敌人虽有四百多人,但都是些乌合之众,统一指挥很难;又全是些贪生怕死的家伙,怕打硬仗。我们山熟路熟敢打敢拼可以利用夜间奔袭,再发动一部分群众呐喊助威,我们是可以打胜仗的。万一打不赢,我们还可以转移。”大家统一了认识制定了作战方案。

 深夜,杜队长带领六乡游击队和几十名群众向张家湾前进。这时,除民团哨兵外,团丁们都在熟睡。战士们悄悄地向团丁睡觉的地方摸过去,不料却被哨兵发现了

“干什么的?”

“我们是老百姓,给老总送信来了!”

说话间,杜昌甫就给了哨兵一枪。战士们迅速包围了村子,向敌人发起猛烈射击。四周山上协同作战的群众一起呐喊,“嗒嗒嗒……”洋油桶的机关枪也个不停。激烈的枪声、喊杀声,此起彼伏响彻夜空。梦中惊醒的团丁们弄不清来了多少游击队,惊恐万状乱成一团,纷纷夺门爬窗向外奔逃。有的被打死在窗台上,有的被击毙在台阶下,有的尚在梦乡就被送老家了。这一仗打死打伤团丁八十多人缴枪五十多支,彻底粉碎了熊仲川“联合围剿”游击队的恶毒计划。

(三)火烧熊家寨

 张家湾反“围剿”胜利后,民团队长熊仲川夹着尾巴逃回了熊家河老巢——熊家寨。杜昌甫则盯住他不放,带领游击队,准备攻打熊家寨,捉拿熊仲川。

黄昏时候,队伍从黄眉尖出发了。战士们沐浴在夕阳的余辉中,个个满面红光斗志昂扬。杜昌甫脚穿草鞋打着绑腿,腰一条宽皮带手握驳壳枪,精神抖擞地走在前面。他们翻山越岭,接近熊家寨时,已是子夜时分。不知是谁踩翻了一块石头,敌哨兵听见响声,“砰”的一枪,一个战士应声倒下。战士们见此情景,立刻举枪反击,夜空里顿时飞窜起无数条火蛇。战斗大概进行了半小时,双方互有死伤;但由于寨门紧闭,寨栅坚固,杜昌甫他们怎么也攻不进去。激烈的枪声逐渐平息,几个团丁开始扯着嗓子大叫:“好汉们,进来吧!哪个不进来,哪个是孬种!哈哈哈……”战士们听,肺都气炸。这时杜昌甫却出奇地冷静,他站在一块大石上面,借助微弱的星光,眺望寨内:熊家寨十分坚固,从外到里共分三层寨栅。第一层是排得密密麻麻的几个人都抬不动的松树桩;第二层、第三层分别是以碗口粗的圆木和毛竹围成一丈多高的栅栏。对于只有步枪的游击队来说,要攻破它,非常困难。

忽然,杜队长想起周瑜的“火攻赤壁顿时计上心---可以来个火烧熊家寨!原来熊家寨的东西厢房都是草房,加上这木竹寨栅,非常利于火攻。杜昌甫想到这,立即从石头上一跃下,命令战士们都把子弹头去了,塞上蘸着油的棉絮。只杜队长一声令下,子弹就像流星一样,直飞熊仲川的东西厢房。顷刻间,熊家寨便成了一片火海。寨内的团丁们如炸了窝的蜂,嗷嗷地乱成一团。除熊仲川在少数团丁掩护下越寨逃跑外,其余大部被歼

火烧熊家寨之后,六乡游击队进得到一步壮大:武器弹药补给充足,队伍发展到一百多人,步枪也增加到九十七支,战斗力大大增强。

(四)打粮”江家店

敌人四次“围剿”,使得皖西农村田园荒芜粮食奇缺。游击队战士和群众只得挖吃野菜充饥,形势逼迫他们不得不到白区找地主豪绅打粮1933年正月下旬的一天夜里,鹅毛大雪飘飘扬扬、遮天盖地,杜昌甫带着箩筐队出发了。路上不时有人摔倒,箩筐跟着滚出远;但是,大家谁也不吭声,爬起来捡起箩筐继续前进,没有一人掉队。因为是白区,大家都担心目标暴露,一百多号人没有一人说话、吸烟,连咳嗽声也听不到,只能听到队员们踩雪的声音。队伍向江店储勾鼻子民团进发。储勾鼻子是民团头子,又是大地主。自家开着米坊、酒坊,囤积了很多粮食,高价出售盘剥农民。

队伍走到下半夜,经过简家冲的一个庄子,见庄子里有间屋子里仍然是灯火通明人声嘈杂。经仔细侦察,原来是简家冲的民团团丁们还在赌钱。杜昌甫觉得可以顺带消灭这帮“害人虫,便命令队伍迅速贴上去包围起来。行动中被敌岗哨发现,但他没进屋报就自个儿先溜了。屋里的二十几个团丁正在聚精会神地赌宝,连杜队长他们进屋也没觉察。杜队长很“佩服”这些赌徒的专心劲儿,拔出枪一跳上屋子里正中的桌子,大声吆喝道:“不准动,我们是游击队。你们被包围了,缴枪投降的不杀!”二十几个团丁这才如梦方醒,但是,迟了。除站岗的溜走外,全部当了俘虏。杜昌甫将这些俘虏狠狠地教育了一通,把他们释放了。后,带着战士背着缴来的枪支弹药,快速地奔向江家店。

天刚麻麻亮,到了储勾鼻子的庄上。储勾鼻子得到简冲民团那个事先溜走的岗哨报告,早已人去楼空。杜昌甫叫人一边警戒一边开仓放粮。不一会儿,两大仓的粮食就被分得精光。战士们个个满载而归。

    (五)突围大游寨

 1934年秋,国民党十一路军纠集反动民团冯国梁、熊仲川部,共二千余人,分东、西、北三路合围杜昌甫二路游击师驻地曹家湾。曹家湾是二路游击师的根据地,方圆不过二十里,四面环山。只要把住四周山口,敌人是很难攻进的。在得知敌人将来袭的第一时间,杜昌甫迅速率部抢占了驻地附近的大游寨主峰。战斗中,游击师居高临下,几次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进攻。战至傍晚,杜昌甫见敌我力量悬殊,久守不利主动率部从敌人火力薄弱的东面突围。当敌人攻占大游寨主峰时,游击师早已安全撤退到廖家山。敌军紧赶紧追,把廖家山团团围住时天已抹黑。他们一贯害怕夜战,就在山麓周围燃起篝火,以便明日再战。杜队长料到天亮后必有恶战,且胜算不大,便决定带领部队深夜突围。他们选择赵家院子为突破口,这样就可以东渡史河,向莲花山转移,从而摆脱目前险境。

下半夜,杜师长通知各部准备突围。赵家院子山口旁的几个敌哨兵怎么也不会想到游击师会选择此地作为突围点,个个正东倒西歪地坐在篝火旁,抱着抢打瞌睡。游击师战士悄悄地摸过去,只用匕首杀死哨兵。就这样,游击师一枪未发,神不知、鬼不觉地就跳出了包围圈。等天亮后,敌人发觉扑了空,再去追袭游击师,他们早无影无踪了

   (六)离世因肃反

    1934年,在张国焘“左”倾路线控制下,红军内部搞起了“肃反扩大化。二路游击师于年秋被调往熊家河进行肃反,杜昌甫被污蔑为“改组派”。杜昌甫和战士们经过多次申辩均未奏效。这个被敌人畏之如虎的英雄好汉,没有被艰难困苦吓倒,没有在敌人的威逼利诱前弯腰,却实在忍受不了这来自革命内部强加给他的不白之冤。他郁愤之至,不久便一病不起。19341119日饮恨离世。

杜昌甫对革命胜利信心百倍对党的事业忠贞不二。临终前,对来看望他的同志们说过这样几句话:“我不能和你们一起战斗了,但革命一定会胜利。你们都是共产党员、革命战士,一定要战斗下去!要记住:这是我们天下穷人唯一的出路啊!”

二、小英雄杜志强----视死如归留英名

 杜志强是杜昌甫的儿子,是乡儿童团大队长。在杜昌甫的教育下,十三岁时就很懂事。他带领儿童团站岗放哨,密切注视地方地主民团的一举一动;化装侦察敌情,为苏维埃政府悄悄送信。大人们都非常喜欢他。

一次战斗中,双河民团冯国梁的弟弟冯国柱被杜昌甫的游击队活捉了。冯国梁通过一个叛徒的密报,从杜昌甫的亲戚家抓走了杜志强和他的妈妈冯长茹,妄图以夫妻、父子之情软化杜昌甫。

 杜志强被捕后,敌人对他严刑逼供。但他坚强不屈,拒不说出游击队活动的地方,敌人无计可施。冯国梁对外放出消息:“只要杜昌甫放了我弟弟不再干共党,我就放了他的妻儿。”为表示诚意,还假惺惺地先放了冯长茹。

 杜昌甫对此毫不动摇,悲愤无比地说:“我要干一辈子共产党,决不中途而废。妻儿就是死了,那是为革命而死,是光荣的!”随即将十恶不赦的冯国柱处决了。

    冯国梁见阴谋破产,便使出一条更为毒辣的奸计。1933年春节期间,他得知杜昌甫的游击队在大游寨活动,便带着民团和国民党十一路军的两个团,偷偷地包围上去。他命令团丁押着杜志强在前面走,一边走一边叫团丁喊话:“杜昌甫,快出来吧,再不出来,你老杜家可就绝种了!”

这一天天气异常寒冷,下着大雪。杜志强因遭敌人摧残、早已遍体鳞伤,这会儿只穿一件单衣,打赤脚在雪地。游击队战士在山上楚,个个义愤填膺,一致要求杜队长下命令下山救人。杜志强的小叔杜立光舅舅冯兵等,更是要求单人去营救。

杜昌甫稳住大家,满眼含泪地说:“同志们,敌人就是想利用我们一时感情冲动,盲目下山,好一网打尽啊如果我们现在下去,毫无疑问正中奸计。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冷静!”

冯国梁见团丁们喊话不中用,就威逼着杜志强喊。杜志强虽然年龄小,但早已识破冯的阴谋诡计,拒不喊话。冯国梁就用枪托打他用皮鞭抽他……最后,忍无可忍的小志强跑到一个上,面对群山高亢激昂地喊道:“爸爸!你们要藏好,千万别下山,白狗子想骗你!”冯国梁气急败坏抽出刀一刀将小志强的一只耳朵割了下来。杜志强捂着伤痛得在雪地上直打滚,冯国梁跟着又给了一枪……

小小年纪的杜志强,就这样匆匆地走完了他的生。晚上,杜昌甫和战士们来到杜志强的遗体旁,在厚厚的雪地上,向他抹泪、默哀、告别。杜昌甫颤抖地抚摸着儿子冰冷的尸体,悲痛欲绝:“丑子(杜志强的乳名),你是爸爸的好儿子革命的好后代!”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才招聘- 广告服务- 人员认证首页

版权所有:实事求是新闻社 投稿邮箱 ssqsxws2021@163.com   新闻登记号65403059-000-10-21   地址:中国~北京 监督电话:13161461316
欢迎来本社投稿,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