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实社安徽讯(首席记者侯震斌 特约记者郭永昌 苏月建)徐海东(1900年6月17日-1970年3月25日),湖北省大悟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独立师师长、红二十五军、二十八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卓越的军事家。
徐海东同志自1927年参与黄麻起义之后,长期在大别山区领导革命斗争。1932年5月以后,分别任红四方面军独立四师师长、红九军二十七师师长、红二十七军七十九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副军长兼七十四师师长等职。1933年10月,红二十五军由皖西向鄂东转移时,途中被敌人切断,徐海东同志率七十四师一部折回皖西。随后,任重建的红二十八军军长,在皖西地区坚持斗争。1934年4月,与吴焕先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在商城县豹子岩胡氏祠(今属金寨县汤家汇镇)会师,合编为新的红二十五军,徐海东任军长,吴焕先任政委。1934年11月,根据中央指示,为准备长征,与吴焕先等同志率领红二十五军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从皖西转移到鄂东北。1934年11月16日,省委遵照党中央指示,决定红二十五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名义开始长征。
徐海东同志料事如神、出奇制胜,有“徐老虎”之威名,令敌人闻风丧胆。他在大别山区战斗多年,留下了很多传奇的故事,至今仍在老区人民中广为传颂。
一、驰骋鄂东南
1933年10月2日,中共鄂豫陕省委率红二十五军由皖西向鄂东北行动,在通过潢(川)麻(城)路时被敌人分割,省委和吴焕先率红二十五军2000多人,连续打破敌军追堵后到达紫云寨;被阻于路东的后继部队,由副军长徐海东率领返回商城南溪(今属金寨县)。10 月11日,皖西北道委在南溪吕家大院召开会议,决定重建红二十八军,徐海东任军长,郭述申任政委,全军辖2个师,2300余人。
红二十八军重建伊始,徐海东就在总结坚持鄂豫皖革命斗争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给部队制定了行动方针:不打消耗战,不硬拼,积极开展外线游击,寻机歼灭敌人,夺取敌人物资以补充部队。与此同时,徐海东作出战略部署:第八十二师在赤南(商城南部,今属金寨县)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第八十四师北上赤城(商城)革命根据地熊家河一带(今属金寨县)活动,两部互相配合共同与敌人斗争。
1933年10月下旬,敌军重兵合围熊家河。徐海东率红八十四师连夜跳出包围圈,远去罗田,甩掉敌人后又转回熊家河,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把敌人弄的晕头转向。11月初,徐海东率领红八十四师在石门口与敌独立四十旅遭遇。乘敌不备,红八十四师在赤城第二路游击师的配合下,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歼敌1个团,俘敌1000余人,缴获长短枪800余支、迫击炮3门、大衣700多件。这次战斗使红军的武器装备得到改善,部队的战斗情绪进一步提高,为红二十八军坚持斗争开创了良好的开端。
11月下旬,红八十二师从南溪突围后,北上熊家河与徐海东率领的红八十四师会合。这时,道委书记郭述申病重,根据地的党政军工作则由徐海东主持。徐海东肩负重任,指挥部队以商城为中心,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浮财,建立农会和基层政权,成立农民自卫武装,巩固和扩大豫东南革命根据地。
徐海东对根据地的军民一往情深。为了不让指战员受冻,他指挥部队于12月中旬连续袭击固始吴桥、段集、黎家集,三战皆胜,歼敌民团500余人,缴获棉布600多匹、棉花1000公斤;并亲自召开干部会,动员大家自己动手缝做棉衣,使全军上下每人都穿上了棉衣,打上了新绑腿。为了救济根据地的穷苦群众,他派部队四处“打粮”,不辞辛劳地把缴获敌人的给养扛回来,接济断粮的贫困农民。
保卫红色的土地,真正的铜墙铁壁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徐海东回忆这段难忘的经历时曾情不自禁地说:“苏区的群众更是不顾生命的危险,给红军送情报,千方百计地掩护红军的伤病员。有些受敌摧残严重的村庄,人虽然很少,但只要剩下一个人,他的心都向着红军,向着共产党。在粮食困难的时候,军民吃饭几乎不分彼此,老乡做好了米汤叫战士们去喝。战士们煮好了稀饭,请老乡一块喝。有的群众自己忍着饿,把仅有的一把米、一把菜,送给部队吃。有些群众被反动派抓去了,要他们领着找红军,有的领着敌人乱转,有的宁死也不说出红军的去向。红军和人民群众,就是这样相依为命,同度艰难”。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徐海东把人民群众视为红军的靠山,自己则是大别山的儿子,只要看到山,他就像到了家一样倍感亲切。在一次转移中,他突然望着前面大声说:“嘿嘿,我们的援兵来了!”大家莫名其妙地问:“在哪儿?”他指着眼前的3个山头笑道,“那不是,3个团哩!”
1934年1月,豫东南根据地军民吃穿的困难得到解决之后,部队战斗情绪高涨,都渴望打大仗。然而敌人的兵力十分强大,从哪儿下手呢?徐海东胸有成竹地确定了作战方针:“打不了不打,打不胜不打,不打则已,要打就打歼灭战”。于是,他率领红二十八军在敌人大包围中跳来跳去,主动寻找有利战机歼灭敌人。1月10日上午,红二十八军在商城苏仙石伏击敌军运输部队,截获大批物资。下午,敌两个团从皂靴河赶来,企图抢回被截物资。红二十八军又在高家畈附近设伏,一举将敌击溃,缴获武器、弹药甚多。接着,红二十八军再度深入固始县境频频打击敌人。
1月11日,奔袭樟柏岭,歼敌四十五师和民团各部。1月14日,袭击段集和武庙集西南的王家岭。1月17日,袭击顺河店和陈集。1月22日,袭击黎家集,全歼民团1个中队。红二十八军这系列行动,袭扰了敌四十五师的后方,使叶集与潢川、固始之间的交通受到严重威胁。3月24日,红二十八军在商固边区的杨山一带与敌军展开激战,毙伤敌400余人;红八十四师师长黄绪南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徐海东以商城为中心,指挥红二十八军进行灵活机动的游击战、运动战,取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使根据地恢复和扩大到东西270余公里、南北100多公里的范围,红二十八军由2000余人增加到3200余人,为保卫红色土地建立了卓越功勋。
二、反击葛藤山
1934年2月初,红二十八军返回葛藤山地区(今属金寨县)。敌鄂豫皖“剿匪”总指挥刘镇华急调在光山、潢川等地的第六十四师、六十五师到皖西北,同第四十七师、七十五师等部合围红军。2月6日,徐海东指挥红二十八军在南溪火炮岭一带与敌人激战。
为避免与敌人硬拼,徐海东率红军先跳到外线,在六安、固始一带开展游击,于3月初返回熊家河一带。敌人又集中第六十四师、第六十五师及第四十五师一个旅、独立第四十旅分4路合击红军。红二十八军占据有利地形后与敌激战一天,黄昏后突围,南下金家寨东南的古碑冲一带,开展群众工作,发动分粮斗争。
3月10日,敌独立五旅旅长郑廷珍率一个团,由立煌县县长易智周率县民团带路,向古碑冲一带进攻。徐海东瞅准战机,指挥红二十八军给敌人以狠狠地打击,将敌人彻底打垮。敌旅长郑廷珍负伤后率部掉头就跑,县长易智周也身负重伤被团丁救走。此战毙敌50多人,俘敌62人,还缴获大量的枪支弹药。
一仗打伤敌人一个旅长、一个县长,大挫敌人的锐气。群众笑称,这好比是一棍子敲破了两个狗头,都夹着尾巴逃跑了。
3月11日,也就是古碑冲战斗结束的第二天,徐海东率红二十八军向西转移,拟取道葛藤山到大埠口休整。12日,徐海东在南溪马头山附近指挥部队歼敌一个连后,顺利通过了金家寨至南溪、南溪至汤家汇的公路,进抵葛藤山。考虑到部队很疲劳,徐海东决定就地休息。为防南溪驻敌第五十四师一六一旅、汤家汇驻敌第七十五师一个旅的袭击,他派第八十四师一营占领葛藤山东南山脊,第八十二师三营占领火炮岭以北公路两侧高地,分别向南溪、汤家汇方向警戒。
部队休息不久,南溪驻敌一六一旅在第五十四师代师长兼一六一旅旅长刘书春的带领下向葛藤山发动了进攻。
徐海东判断,南溪之敌倾巢而来,已无后续力量;汤家汇驻敌距我较近,可能增援。因此,他决定占据有利地形,争取在最短时间击退进攻之敌,并歼其一部。随后,徐海东对部队进行了周密部署。
战斗打响后,敌人在迫击炮和重机枪的火力掩护下,向葛藤山东南红军阵地猛攻。徐海东胸有成竹,沉着指挥第八十四师一营坚守阵地,顽强阻击敌人;同时派出第八十二师的一、二两营由葛藤山沿山脊跑步向西南佯动,到达簸石沟附近留一个排扼守阵地,以猛烈火力吸引敌人,主力隐蔽撤回葛藤山。敌人误以为簸石沟是红军的主阵地,便集中主力向其猛攻。徐海东见敌人上钩了,立即率第八十二、八十四师4个营,连同军部机枪连、特务连,隐蔽迂回敌军主力侧后,突然发起冲锋。敌人顿时阵脚大乱,红军趁势全线出击。激战一个小时,将敌一六一旅彻底打垮,毙伤敌1000余人,俘敌代师长刘书春以下官兵130多人,缴获长短枪172支、子弹5万余发、手榴弹和迫击炮弹200多枚。
战斗结束后,刘书春这个“保定”出来的正牌军官俘虏,问徐海东是“黄埔”还是“保定”军校毕业的,想攀个同学套近乎。
徐海东幽默地说:“我既没听过‘保定’的课,也没有进过‘黄埔’的门,我是青山大学毕业的。”
刘书春困惑地问道:“敝人学识浅薄,不知青山大学在何处?”
徐海东手指远山近岭说:“诺,就在这里!”
刘书春迷茫四顾,仍百思不得其解。
此后不久,1934年4月16日,在汤家汇豹迹岩,红二十八军再次与红二十五军合编为新的红二十五军,徐海东任军长,吴焕先任政治委员。同年11月6日,新的红二十五军离开金寨葛藤山,11月16日从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9月16日在陕北永坪镇与刘志丹、习仲勋 率领的陕北红军会师,成为全国4支长征中最先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队伍,被誉为“长征先锋”。
大别山是英雄的山,哺育着英雄千千万。在血与火的战斗中,窑工出身的徐海东在这里实现了人生的跨越,成为了一名智勇双全的红军杰出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