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事求是新闻社安徽讯(记者侯震斌 王红卫 刘杰)袁汉铭(1902~1931) 原名袁成耀,安徽省金寨县南溪葛藤山袁家湾人。少年时随姨父詹谷堂(金寨县早期共产党员)就读于河南省固始县志成小学,与蒋光慈(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家、金寨县早期共产党员)等进步同学结为挚友。1921年春,考入武汉中学,亲聆董必武、陈潭秋等革命前辈教诲,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由团转党。
1924年奉命回乡,以教书为掩护,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党组织,创办"商城书社"和"商城学会"(当时南溪地区属河南省商城县管辖)。此后,在家乡通过办贫民学校、识字班等途径,组建农民协会、发展农民武装。
1929年,袁汉铭参加了立夏节起义的准备和领导工作。起义后,任商城县总工会干事。他不辞辛劳,奔走于城乡之间,积极筹建基层工会,动员广大青年参加红军。
1930年,当选为中共商城县委委员兼宣传部长。同年夏,调任红一军二师五团政治处主任。
1931年元月,改任红四军三十五团政委。同年冬"肃反"扩大化,袁汉铭被诬陷为"改组派"、被活埋于英山县城。
1982年7月,中共金寨县委给其平反昭雪。
(一)从小走上革命道路
1902年农历7月18日,袁汉铭(原名袁成耀)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南乡葛藤山袁家湾(今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花园村八一组)。家中仅有族田4斗、生活十分清贫,兄弟5人、汉铭最小。1929年7月,敌人进攻商南苏区时,大哥袁成煜于不幸被顾敬之(商城县民团头目)民团逮捕、后牺牲于商城,并代替袁汉铭在北门城楼上悬首示众。其妻吴成霞,本地农村妇女,生一子幼亡。1930年,袁汉铭随红军离开金寨后,敌清乡局威逼吴成霞改嫁并交待袁汉铭的下落。吴成霞坚贞不屈、誓死不从,最后以投水自尽相抗拒。
汉铭幼时因父亲袁化彬早逝,过继给其伯父袁化恺为嗣,先后从本族的老秀才袁三爷和本乡私塾先生晏海清念书识字六年,后入南溪明强小学读书二年。这时他开始受到商南地区进步知识分子詹谷堂(詹是袁的亲姨夫)的影响。詹谷堂是清末秀才,当时在河南固始县长江河志诚学校任教。他出身贫微、忧国忧民,受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影响,积极倡言革命,立志改革社会、改革教育,在学校推行了一系列新的改革措施,被人们誉为“红秀才”。詹谷堂每次从学校回来都要教育和辅导袁汉铭,考查他的成绩,向他讲述志诚小学规模大、学生多、教课内容新等情况。这些,引起了汉铭的浓厚兴趣,他积极要求到志诚上学。詹谷堂见他思想活跃、资质又好,便带他到志诚插班入高级部。汉铭勤奋好学、理解力强,成绩始终居全校前十名。
当时,正值中国和世界风云突变的年代,为了研究历史和现状,寻求救国之道,詹谷堂倡议成立了“青年读书会”。汉铭最先参加读书会,和蒋光慈等共同为读书会的骨干。他们积极阅读进步书刊,探索革命真理。读书会在詹谷堂等进步老师的领导下,讲民主、论自由,倡言改革、广泛开展革命活动。由秘密拼击时弊,到公开反对邪恶、为天下穷人打抱不平,发动学校周围农民抗租抗债。他们曾因砸了固始县大绅士李萌堂的轿子而引发了轩然大波。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爆发后,志诚学校的政治空气更加活跃,詹谷堂、袁汉铭等进步师生到处进行演讲,宣传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意义,积极开展新文化运动,“读书会”也成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秘密组织。在志诚读书三年,汉铭政治上、学业上都获得了很大进步。
1919年冬,董必武、张国恩、江文波、倪季端等人开始筹办学校。1920年4月10日董必武、陈潭秋、江文波、张国恩、刘鼎三、李缄三、刘质如、倪季端、雷大同、刘觉民、郭肇明、崔琴甫等12位同乡、同学创办的私立武汉中学正式开学。第一批学生有100多人,分甲乙八个班,以湖北籍学生为主,也有河南、湖南等省的学生。董必武授国文,陈潭秋任乙班班主任兼英文老师,江文波任总务兼监学。1920年,汉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董必武创办的私立武汉中学。武汉中学是武汉地区党组织的发源地。董必武同志是校董会的董事,并担任高中部的主任。他和陈潭秋同志亲自授课,吃住在校,广泛接触学生,并以学校为阵地,发展党团组织,领导革命斗争。该校学生多是一些有思想、有抱负的革命青年。学生中有十几名最坚定的分子,后均发展成为党组织的成员,汉铭是其中之一。学校每天6节课,每天留一个钟头的时间进行“特殊活动”,主要是由董必武等同志领导学生中的最坚定分子进行革命方面的活动。汉铭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善于言辞,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颇为领导注目,在初中时就经常到高中部单独与董必武等同志联系,接受党的教育,秘密从事革命活动。这年秋,董必武在武汉中学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7月,董必武以武汉共产主义小组代表身份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年8月,董必武、陈潭秋以武汉中学为阵地,以利用教授国文课的便利,在师生中宣传革命思想,在学生中培养革命积极分子。先后发展了袁汉铭、王健(湖北红安人)、戴克敏(湖北红安人)、陈步云(湖北监利人)等一大批党团员。1921年,汉铭经董必武同志和该校一位姓郑的老师(湖南人)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便第一批由团转党。这年秋天,汉铭曾带领詹谷堂去武汉与董必武同志会晤。之后,詹谷堂曾多次去武汉向董必武同志领取文件、材料、接受革命任务。
(二)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袁汉铭入党后,意志更加坚定,革命更加自觉。他平时最爱看《湖北青年》、《中国青年》、《向导》等刊物,经常于课余饭后深入到学生中间促膝谈心,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并注意搜集社会上的情况,并及时向党团组织汇报。当时商南地区在武汉读书的大中学生有数十人,他常以同乡身份前去串连,向他们宣传:中国共产党是真正的革命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拯救中国的最好的主义;鼓励他们同标榜国家主义、专以反共为职志的“国家主义派”和持有国民党右派观点的人进行说理斗争,坚持共产党的主张。每当寒暑假回乡时,他便积极联系家乡和母校的进步师生及亲友詹谷堂、胡攻非、王凤池等人秘密进行革命活动。这期间,他曾亲到母校志诚小学和詹谷堂等同志一起成立了有五名金寨籍师生组成的志诚小学党小组,后又扩大为支部、特支,不到一年时间,就发展党团员八十多人,由此诞生了金寨早期的共产党组织,后来逐步发展到整个商南地区。
武汉中学1923年第一届学生结业后,有四人考入国立武昌师范大学。袁汉铭是其中之一。汉铭在武昌师范大学,积极从事学生运动,并认真攻读英语。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武汉地区形势发生了变化,汉铭被党组织派回家乡建党和从事革命工作。当他回到家乡袁家湾时,亲邻们敲锣打鼓放鞭炮,欢迎这位从大城市回来的“洋秀才”。袁氏笃本堂支祠“承启堂”专门“开贺”,祝贺汉铭及袁氏另一名学生袁琴轩从武汉学习归来,并将他二人学习文凭在祠堂内张挂族下,又奖给汉铭一百串钱。
汉铭回乡后,经人介绍在商城雩娄中学代了一个时期的英语课,接着被推荐到商城一小任教员,不久便发展了胡攻非等同志入党,建立了商城方面的第一个党支部。
1926年春,汉铭到母校志诚小学任教,代高年级复式班国文。他和詹谷堂等同志一起,积极领导志诚学校的学运工作,组织师生阅读《新青年》等革命书刊,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带领学生到校外农村作社会调查,听取工农群众的呼声,启发师生的阶级觉悟。这年暑期,学校因厨房失火被焚烧殆尽,学校停办,校长祝敬之将全校教师请去吃喝一顿遂即辞退。汉铭回到商南家乡教书,同詹谷堂、王凤池、詹清岳等同志在南溪、丁家埠、吴家店、汤家汇等地组织农会小组,开展抗租、抗债、抗粮斗争,并于农历六月二十二日,利用南溪火神庙的会期组织二、三千农民手持刀矛、土铳,高举红旗,张贴标语,游行示威,高呼:“打倒土豪劣绅!”“铲除封建势力!””废除苛捐杂税!””一切权力归农会”等口号,吓得地主豪绅惶恐不安。汉铭和赵瑞祥等同志还在白沙河、汤家汇一带组织了千余农民武装,曾在飞旗山、门坎山、椴树岭等地同侵扰的敌军进行战斗,并赶跑了敌人,群众拍手称快。这年下半年,汉铭执教于商城武家桥勤勉小学,并担任商城县五区区委委员。他深入农村组织姚成武、顾新如,汪禹九、汪深源、汪叙源、汪孟九等成立武桥地区农民协会。年冬,汉铭回到家乡和詹谷堂等同志一起领导农协会员打击当地恶霸陈玉英的斗争,进一步发动群众、鼓舞革命斗志。
1927年春,汉铭在南溪、斑竹园、小河一带教书讲学,积极发展党员,组建农民协会,并利用平民学校、读书会、识字班、新剧团等形式宣传和发动群众。二、三月间,汉铭和詹谷堂、王凤池在南溪、葛藤山、王家畈、汤家汇、佛堂坳、麻河等地分别组建了区乡农民协会,发展了王禾生等一批党员。四月,由詹谷堂同志主持在南溪詹氏祠召开成立南溪区农协会的代表大会;汉铭同志在会上讲话,号召穷人团结起来闹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和土豪劣绅。
汉铭,中等身体,高鼻梁、扁形脸、留头发,有时候戴副黑色眼镜,待人亲切和蔼、讲话慢条斯理、遇事沉着稳重,习惯于眨眨眼。平时戴礼帽、穿长衫,冬天则穿黑布里子的棉袍,脖子上围一条围巾,与革命同志接触时,将袍子掀一下为暗号。他工作踏实、很能干,常常是一夜之间在几处开会、研究工作,甚至通宵达旦地奔走不息。他在所到的学校都结识了一批革命同志,他经常将课委托别人代授,自己到处进行革命活动。在汉铭等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商南地区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很快形成了燎原之势。到1927年4月,商城全县已有8个区农会、97个乡农会,会员达一万多人,并且在斑竹园成立了县农民协会筹备处。
(三) 成功组织武装起义
“四一二”反革命事变以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破坏农会组织,血腥屠杀革命人民。汉铭和詹谷堂等同志及时领导党员和农协会转入地下活动。这一年的下半年,汉铭又来到商城一小教书,继续活动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学期结束时,因共产党员身份暴露、离开一小。
1928年,商城方面的几所学校虽然都要聘请汉铭任教,但因他身份暴露,不便留在县城工作,乃往返于南溪和武家桥之间。上半年在武家桥勤勉小学任教,至古历四月初十,土匪李老末过境将主校和设在集北五里的陈家塘分校一并焚毁,学校停办,教师各自离职。于是,汉铭便在南溪詹氏祠商城县第二模范小学(即明强小学)教书,和校长詹谷堂、教师漆禹原、詹清岳、詹广仁、漆叔甫等共同领导商南的农运工作。
1929年5月6日,商南地区举行了立夏节武装起义。起义之前汉铭积极参与起义的组织领导和各项准备工作。起义之日,他和詹谷堂等同志带领周围农民和部分师生共两百多人,在南溪火神庙集会、宣布起义、成立赤卫军。立夏节起义后,当地豪绅们惶恐不安,买动商城县民团大队长王继亚带兵将詹氏祠学校砸了,又烧了当地群众的房子。汉铭及时开会对乡亲们说:"乡亲们莫要灰心,敌人越烧,我们越旺,敌人的日子不会长了。"6月16日,在汤家汇廖氏祠召开商城县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有一百多名代表参加,正式成立商城县总工会。汉铭在会上致辞,被聘请为总工会干事。7月,县赤卫大队经过几次整编而成的教导师在固始县陈淋子成立,汉铭任师政治部主任。9月,汉铭和王凤池等同志在南溪王家畈筹备成立了商城县工农革命委员会。10月,党组织派袁汉铭、王立周等同志到泗道河进行革命活动,首先发展了余子明、夏兵谷、蔡子运等入党,成立了党支部。然后以党员为核心,发动农民二十多人成立赤卫队,在泗道河、余子店、枫香树、瓦屋基、飞旗山等地打击土豪劣绅。12月,汉铭随红军三十二师参加了第一次解放商城的战斗。商城解放后,召开了全县党员代表大会,正式选举成立商城县委,汉铭当选为县委委员。县委和红三十二师在商城成立了党政干部学校,汉铭任校长。
1931年元月,汉铭在汤家汇筹备成立了赤南县苏维埃政府,并在其中工作了一个时期,同时担任该县二区负责人。三、四月间,由于革命要向白区发展,汉铭奉命到六安的徐集、丁集、霍邱的乌龙庙一带组织和扩建红军。扩军后,建立红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五团,汉铭任团政委。这年夏天,汉铭带领政治处的同志参加了攻打邓沟的战斗,并取得了胜利。尔后,他率部随军转战鄂豫皖边区,宣传和发动群众,扩充红军,进行根据地建设。
1931年秋,红三十五团改编为四十一团,驻扎英山县城。上级派刘英到该团肃反,逮捕了排以上干部50多人,严刑逼供,把他们打成“第三党”、“AB团”、“改组派”,汉铭亦遭冤屈。不久,有40多人被活埋于英山城南二里处的一个土坑里,团政治处的13位同志就有汉铭等11位同志被活埋。1982年7月,中共金寨县委给袁汉铭平反昭雪并追认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