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实社安徽:言传身教树家风--金寨籍将军于侠的家风故事

来源:实事求是新闻社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13日    

 中国实事求是新闻社安徽讯(首席记者侯震斌 记者赵建军 苏月建 刘杰 申国杰)于侠,安徽省金寨县沙河乡人,原名李顺堂,1964年晋升为少将,对我国海军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于侠的一生,政治坚定、爱憎分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淡泊名利,是一位用红色家风感染和熏陶后代的光辉典范。

 汲取成功经验  教育年轻军人

作为海军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开拓者之一,于侠晚年常常激励年轻的海军战士,期望他们都能够在解放军的大熔炉里得到锤炼,成为对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

1983年,68岁的于侠离休命令下来了。这意味着,他从1927年以来的56年革命生涯,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一幕幕的亲历往事让他浮想联翩:从陆军到海军,从战士到将军,从求学到办学,自己见证了中国人民军队从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再到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历程;经历了许多危险和成功:这里有鄂豫皖根据地反“四次围剿”的胜利与失败,有建立川陕根据地的胜利与失败,经历了伟大长征的艰辛和胜利,书写了中原突围、进军新疆的伟大传奇!“文革”中的落难与坚守,20年的校长生涯,为海军培养了包括第四任海军司令张连忠上将、第六任海军司令张定发上将两任海军司令在内的许多高级将领。

于侠虽然从领导岗位下来了,但他一直坚持学习、读书、看文件,极为关注新时期部队存在的知识断层、历史教育缺失、军队精神及光荣传统传承与发扬等问题。于侠和经历过战火考验的共和国的创立者们一样太懂得军队建设等方方面面综合要素的重要性,太了解世界格局中的“讹诈”和“威胁”的含义!

他经常说,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地方上的行为、理念也带到了部队,和平年代的“兵”能否担当的起保卫祖国的大任,成为真正的钢铁长城,是需要加强教育、引导和充实的,要用军队的传统来教育、用军队的纪律来约束、用军队的使命来培养。他经常给年轻军人们讲这样道理,“只有我们国防的强大,才能保卫我们的国家。但是只有军队,没有精兵,那又何谈强大?!”“军队、军人就得有铁的纪律、博大的胸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无私奉献。”

 坚持吃苦在前   严格要求子孙

于侠的孙女李芸曾经写到:“爷爷是个老红军,奶奶也是个当过兵人的。在他们的教导下,我的爸爸、叔叔、姑姑都参加了解放军,全家都是军人。”她1997年高中毕业后也去北海舰队当了兵。

李芸经常听父母说,爷爷奶奶特别支持她当兵:“如果不能当兵锻炼,会后悔一辈子的。”就在她当兵的那一年,在于侠过生日的时候,李芸回到家给爷爷敬了个军礼,于侠特别高兴,拉着她坐在沙发上,问起新兵连的生活、训练等情况。突然,他指着孙女脸上的冻疮,问是怎么回事。李芸本来不想讲冻疮的事,怕家里人担心。既然爷爷问起,她只好“坦白”。

新兵连的女兵们,在家多是娇生惯养,没干过什么体力活儿,一到搞卫生啥的,又怕干,又不会干。有一次,下了一场大雪,雪很厚,部队组织扫雪,可是没有几个人愿意出来,李芸拿着工具走出了营房。在到新兵连之前,爸爸就嘱咐她:“咱们是老红军、老将军的后代,脏活、累活咱都得站出来,干到前头!”最后,干着干着,只剩下她一个人了。由于天气十分寒冷,她坚持完成任务,脸上竟冻出冻疮来。

于侠对李芸说过,“你是咱家第四代的军人了,能参军就是好样的。你爸爸、叔叔们当年参军去的海南岛,你姑姑参军在东北,都能经受了酷暑严寒的考验;你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你是我于侠的孙女,就得比别人更能吃苦,这是我对你的希望。”

心系群众百姓   关怀照顾他人

于侠对子女们要求非常严格,但对其他人,可谓判若两人。王震将军的大儿子王兵,因其父被打倒,在东海舰队服役的他被宣布转业,发配到青岛港务局的拖船上当见习三副。其妻王安炎也被安排到港务局的图书馆当图书管理员(她原来可是煤矿文工团的)。在南海路三号给分配了一间仅有8平方米的阁楼,也没有取暖设备。于侠老将军对他家给予特别关照,让他们每天是到家里吃饭、活动。当他们夫妇俩身体不适时,他就让孙女儿李芸(她复员回青岛)去帮着照顾。冬天,安排家人挑煤块给送去取暖御寒。原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曾涤(开国少将)在“文革”中去世。他的儿子曾虎在青岛北海舰队航空兵当兵。他接到工农兵大学生的入学通知书后,单位就是不放他走。这可急坏了他。那个年代,偷桃换李的事非常多,曾虎找到于侠将军想办法。于侠将军一直在院校工作,同北航的领导不熟。这时他想起自己住院时,有个病友是北航的政治部副主任、老红军胡炜(长征时是周恩来和李维汉的警卫员)。他就亲自找到胡炜家,请他照顾同是老红军的后代,让曾虎的单位放他去上学。老战友、原北海舰队副司令、开国少将邓龙翔将军在“文革”中受到迫害,儿子邓小璞受牵连从部队复员,回到青岛被安排当搬运工。于侠将军知道这一情况后,又托关系将他调到港务局船队。

   于侠将军在潜校工作时,每逢节假日,尤其是春节、大年初一肯定是会同其他领导一起去学校给值班的同志,给烧锅炉的工人师傅拜年,去道口路宿舍和延安三路宿舍看望干部家属。他们家有个专人烧锅炉的,每年过春节,家里的第一锅饺子煮好后,于侠就让人首先送给烧锅炉的师傅,几十年来从未改变过。他还亲自到位于地下室的锅炉房,问寒问暖,闻到有煤气味时,还叮嘱一定要通风,防止煤气中毒,防患于未然。

    弘扬革命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

于侠一辈子最难忘怀的有“三顿饭”。

第一顿饭是他任第26师副师长,率部进新疆剿匪。1950年,在乌鲁木齐陶峙岳将军请他吃新疆风味的“炒面”,这在新疆是再普通不过了。但对他来讲,参加革命20多年来从来没有吃过什么好东西,长征吃野菜中过毒,到延安后能有南瓜、小米就满足了。所以吃到“炒面”,有享口福之感。

第二顿饭是他1954年在北京,去他的老战友林谦家,吃了胡萝卜羊肉馅饺子。他常说,这对南方人来讲,那是相当的香,真好吃啊!

第三顿是1960年自然灾害时候,时任海军潜艇学校校长的于侠到广州,时任广州市委书记曾生请他吃“大餐”。什么美食呀?仅仅十几个极其普通的菜,但他理解到“吃在广东”含义,体验了中华食文化的丰富内涵,让他久久回味。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遭受前所未来的自然灾害。曾经亲历南泥湾大生产的于侠夫妇,积极响应党和政府救灾、减灾的号召,拿起锄头,在庭院里种上小麦、玉米、南瓜、丝瓜、西红柿等粮食和蔬菜。如何翻土、下种、浇水,如何施肥、除草、授粉,他手把手地教孩子。还教孩子如何识别灰灰菜、马齿苋、水芹菜、车前草等野菜,如何养鸡、兔子,等等。边教常识,边要求孩子节约每一粒粮食、每一点食物,绝对不能浪费,即使是吃剩一点菜水,也要加点开水喝掉,还说是有营养的“高汤”,同时还讲授革命战争特别是长征战胜苦难的故事。这些看起来很普通的事情,使得他们知道了如何在艰苦环境下具备生存发展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培养顽强意志,成为孩子们一辈子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儿子李新说,父亲吃饭时,会把桌子擦干净。不管是谁,不论掉在桌子上的米粒还是菜,都要捡起来吃掉,否则不允许再去吃饭。“他一生都穿军装。在家里,父亲听到有水滴声就会去关上水龙头,也不会让没人的屋里亮着灯。”“我们从小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我们家最恨的就是贪污和浪费。”

     199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青岛日报社画报编辑部到家中来采访于侠。于侠说:“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空前壮举,是中国革命出现新局面和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伟大转折点,是一部气壮山河的史诗。”他经常教育子女:“要永葆长征精神、永葆红军传统,永葆革命青春。日子好了,精神不能丢;时代变了,传统不能变;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是有国魂的;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根,要把握时代、抓住机会、努力拼搏,再过60年,让世界人好好看看中国人的大中华。”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才招聘- 广告服务- 人员认证首页

版权所有:实事求是新闻社 投稿邮箱 ssqsxws2021@163.com   新闻登记号65403059-000-10-21   地址:中国~北京 监督电话:13161461316
欢迎来本社投稿,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