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实社安徽:金寨红军对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巨大贡献

来源:实事求是新闻社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2日    

中实社安徽讯(首席记者侯震斌 特约记者郭永昌 郭金全 王建恩 刘杰 刘艳军)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是全国第二将军县,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安徽省抗战指挥中心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线指挥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鄂豫皖三省党组织正确地坚持走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紧密结合的工农武装割据之路,先后发动了黄麻、立夏节和六霍等著名武装起义,组建了红313233 师,创立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3块革命根据地,进而形成了以大别山脉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其中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先后爆发在金寨境内,武装起义后在金寨境内组建的红3233师这两支红军队伍,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开辟、统一、保卫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国的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金寨红军积极建言献策,促成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构想

地处大别山区域的鄂东、豫南、皖西是大革命时期工农运动蓬勃兴起的地区,党在这些地区有着深厚的工作基础。因此,中共湖北省委、河南省委、安徽省临委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和本省情况部署武装起义时,就分别不约而同地把鄂东、豫南、皖西列为武装起义的重点地区,力求这些地区能够走在武装斗争的前列。192812月中旬,中共中央巡视员曹壮父到鄂豫边传达六大精神,了解边区武装割据发展情况之后,立即根据鄂东特委的意见,向中央提出具有战略意义的建议:把湖北的黄安、麻城,河南的商城、光山,安徽的六安等县联络起来,建立鄂豫皖边界特别区,以利于创造整个大别山脉的工农武装割据。然而,当时的党中央由于稳定各省的组织系统,未能切合当地实际地采纳这一正确建议。在这种情况下,鄂东特委和豫东南特委勇于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继续加强区域联合,经常召开联席会议,商讨互为关联的重要问题,以更加密切的配合与协作,共同致力于加快实现大别山工农武装割据战略构想的进程。

1928 7月,红31师在柴山堡成立后,就试图进入商南,帮助发动武装起义,打通联系。1929 5 月初,中共鄂东特委委派红11军军长兼31师师长吴光浩率领10余人,从柴山堡东赴商南,帮助发动武装起义,建立根据地。经罗田滕家堡(今胜利镇)时,遭当地反动民团包围,在突围战斗中,全部壮烈牺牲,从而使这一努力失败。后中共中央派遣徐向前前往鄂东,就任红31师副师长,负责军事指挥工作。在当时为稳定军心,在军中对吴光浩师长等牺牲的消息严格保密,没有再东进开创豫东南和皖西革命根据地。

二、金寨红军纵横征战,加速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实现和统一

1929年红32师在斑竹园宣告成立。510日,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和红 32 师就在斑竹园文昌宫召开联席会议,作出了“积极向鄂东红 31 师联络,共同开辟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积极向东发展,和皖西党组织联系,支援皖西地区武装起义,建立红 32 师的东方屏障”等有关根据地建设的10条决定,开始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随后,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红 32 师打退敌民团等反动武装的多次进攻,清除当地反动势力,扶持当地苏维埃政权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南溪、斑竹园、吴家店为中心的纵100多里、横70多里的豫东南根据地。

32 师在开辟建立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同时,于 518日支援南庄畈六保联络自卫团武装起义后,乘胜向商城、固始边界地区游击,先后进击双河、皂靴河等地民团,打开了东进皖西的通道。5 月底,红 32 师乘胜南下商城、罗田边界,连战连捷,有力地推进了周边 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不断扩展根据地范围,促进了鄂豫边、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的联结。

1929 8月,红 32 师在反“鄂豫会剿”中,由斑竹园向光山、麻城边界转移至麻城北部八字门楼,配合当地农民自卫队,开展游击战争,消灭了一些敌人的小股部队和地方民团。这是豫东南红军首次进入鄂东北地区。9 月初,徐向前领导的红31师在反“鄂豫会剿”中内线作战不利,遂向麻城北部转移,与红 32 师在八字门楼会合。这是红 3132 师两支主力红军的首次会师,也是豫东南红军与鄂东北红军的首次跨省会合。随后,红 3132 师两支红军并肩作战,共同进击光山反动据点新集,虽围攻 4 天未克,但消灭了敌人不少有生力量。这是红 31 师、32 师首次在鄂豫边联合作战,共同保卫和开辟革命根据地。

1929 5月至12月,在红 32 师的有力支援下,金寨东部及周边地区爆发的六霍起义胜利成功,并于1930 1 月在金寨流波䃥成立红33师。随后,红32师又和33师联合作战,共同开创皖西革命根据地。2月中旬,红33师和红32师在麻埠成立了由周维炯任指挥、徐百川为副指挥的前敌总指挥部,协同作战,歼灭麻埠、独山、两河口、流波碴的守敌,使起义的基本区域完全恢复,形成了一个纵 140 里、横 60里的苏区,使六安中心县委早在发动六霍起义时就准备首先立足于这一带山区,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设想得以实现。 4 月,红33107团与潜山工农革命军和英山游击队前往英山开辟新区,于 48日攻克英山县城。中共英山县委乘势发动东北乡农民武装起义,红 3233 师奋起驰援,打败了敌自卫团,解放了东北乡,建立了人民政权,开辟了与霍山苏区相连的一块纵 70 里、横 50 里的新区。 412日,红 3233 师各一部和潜山革命军,再度攻打霍山,第二次解放了霍山县城,成立了霍山县苏维埃政府,建立了皖西地区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 4 月下旬,红 32 师和红 33 师各一部配合潜山工农革命军进击潜山,攻占了衙前镇和水吼岭,在六霍苏区的南面创建了以天堂为中心的一块革命根据地。至此,在六安、霍山、霍邱、英山、潜山等县毗连的地区,初步形成了与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相连,以金家寨、麻埠、燕子河为中心,纵 200 余里、横 100 余里的皖西革命根据地。

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鄂豫皖边区红 313233 3 支主力红军的奋勇征战,到19304月底,鄂豫皖边区根据地已初具规模。皖西方面,形成了东起淠河,西接商城,南抵金家铺、水吼岭,北到白塔畈、丁家集,南北200多里,东西100多里,人口40多万的革命根据地;在豫东南方面,形成了南起松子关、长岭关,北到段集,西到大木厂、东岳庙,东与皖西根据地连接,纵横约 150 里的根据地,人口也近40 ;鄂豫边方面,也建立起纵横170余里的根据地。鄂豫皖苏区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红 3233师为开辟豫东南、皖西革命根据地并将之连为一体做出了主要贡献。尤其是红32 师南下鄂豫边、东进皖西,分别与红 31 师、 33 师会师并肩战斗,纵横征战,在鄂豫皖根据地的形成和统一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统一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成,为全国的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新的巨大贡献

鄂豫皖边区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使鄂豫皖边区纵横数百里的广阔范围,除商城亲区到麻城宋埠的狭长地带和一些城镇仍被敌人占领以外,广大乡村皆成为红色区域。红 313233 师以三足鼎立之势,战略上紧密呼应,作战时互相配合和支援,战斗力越来越强,也使从地方到中央形成了把鄂豫边、豫东南、皖西革命根据地连为一体,实现党在整个大别山区域的集中统一领导,汇集 3 支红军的力量,步调一致地开创大别山区域工农武装割据斗争新局面的共识。   1930 2 月,周恩来在上海召集会议,听取了郭述申等人关于鄂豫皖边区工作情况的汇报,详细地研究了这一重要战略区域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随后,中共中央作出一系列切合鄂豫皖边区革命斗争发展实际的决策和部署。225日,中共中央发出给湖北省委、河南省委、六安中心县委的指示信,决定将湖北省的黄安、麻城、黄陂、孝感、罗田、应山(后又决定增加黄冈、安陆),河南省的商城、光山、固始、潢川(后又决定增加罗山),安徽省的六安、霍山、英山、霍邱、寿县、颍上、合肥等县,划为鄂豫皖边特别区,建立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统一领导鄂豫皖边区的革命斗争。3 17 日,中共中央发出给湖北省委的指示信,决定由郭述申、何玉琳、王平章、徐朋人(又名徐友鹏)等 9 人组成鄂豫皖边特委,郭述申任书记。3 18 日,中共中央发出给鄂豫皖边特委并转红 313233 师的指示信,决定将这 3 个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 1 军,并明确提出其军事工作的任务和策略路线,指定了红 1 军前委、军部、各师的 主要领导人及其组织隶属关系。322 日,中共中央再次发出给鄂豫皖边特委的指示信,进一步明确了鄂豫皖边特委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策略路线和工作方针,并对鄂豫皖边特别区的直辖范围作出补充规定。中共中央在鄂豫皖边区革命斗争发展的关键时刻,不仅极为重视这一重要战略区域的发展,连续作出建立鄂豫皖边特别区、统一党在鄂豫皖边区的领导、组建红1军的重要决策和战略部署,而且派遣郭述申、许继慎、曹大骏、熊受暄等人前往鄂豫皖边区担任党和红军的领导,使上述重要指示和战略部署得到迅速贯彻执行。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鄂豫皖边区党代表大会于320日在湖北省黄安县箭厂河召开。中共中央巡视员曹大骏主持了这次大会,宣布成立中共鄂豫皖边特别委员会,郭述申任书记。按照中央指示,鄂豫皖特委的组织隶属关系是:由湖北省委指挥,与河南省委发生横的关系,统一领导鄂豫皖边区的革命斗争,直接指导鄂东北、豫东南各县党组织的工作,通过仍保留的六安中心县委指导皖西各县党组织的工作。至此,鄂豫皖边区在已实现党对鄂豫边、豫东南两块革命根据地的统一领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党对鄂豫边、豫东南、皖西 3 块革命根据地的集中统一领导。 5 月下旬,红 1 军军部到金寨境内先后在南溪和流波䃥分别与红 32 师、33 师会合,组成了红1军第2师、3 师和独立旅,完成了3支红军的统一整编。

19306月下旬,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河南省光山县南部的王家湾召开。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红 1 军、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的相继成立,标志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从而使鄂豫皖 3 省党组织共创整个大别山区域工农武装割据的夙愿成为现实。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建立后,红军投人了保卫和扩大根据地的斗争,先后夺取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根据地迅猛发展,面积 4 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达350多万,县革命政权达27个,成为仅次于中央根据地的全国第二大根据地。193210月第四次反“围剿”失败,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国民党政府划鄂豫皖三省边境之六安、霍山、霍邱、固始、商城、麻城县各一部,设立始称立煌的金寨县。金寨县在地域组成上是鄂豫皖三省边区的组合,处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

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根据党组织立即组建红二十七军、重建红二十五军,坚持保卫根据地的斗争。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红二十五军离境转移后,以在金寨全军组建的红218团为主体重建了红28军,并在游击战争中发展成立了独创的党政军三位一体的红军便衣队,依托金寨革命根据地艰苦卓越卓绝的坚持与敌人开展灵活多样的游击战,使革命红旗在根据地始终不倒。在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金寨县始终是鄂豫皖红军和革命活动的中心区域,也是保存时间最长、最完整的革命根据地。

在金寨组建的红军队伍和金寨籍红军战士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红四方面军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25军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为全国的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新的巨大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才招聘- 广告服务- 人员认证首页

版权所有:实事求是新闻社 投稿邮箱 ssqsxws2021@163.com   新闻登记号65403059-000-10-21   地址:中国~北京 监督电话:13161461316
欢迎来本社投稿,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