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事求是新闻社安徽讯《首席记者侯震斌 王红卫 胡遵远》10月7日金寨报道,安徽省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大将军县,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诞生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创作地、“六星上将”洪学智的出生地。在革命战争年代,该县先后有10万多英雄儿女参军征战,绝大部分血洒疆场、为国捐躯,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的烈士就有11000多人,占安徽省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全国烈士总数的五十分之一。今年4月24日习总书记视察该县时,深情感慨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金寨的红色历史源远流长,红色文化丰富多彩,红色资源积淀厚重,红色基因灿烂辉煌。金寨县党史县志档局作为全县档案业务的主管部门,其所属的金寨县档案馆收集珍藏了大量的革命文物资料。
进入库房大门,掀开档案卷宗,我们可以迅速地翻阅到詹大南将军所在的红25军用过的军旗、走过的长征线路、留下的斗争武器以及詹大南将军个人的相关资格照片和资料
詹大南,1914年出生于金寨县槐树湾乡,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15军团保卫局科员,第28军直属队特派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二次至第四次反“围剿”战斗。1934年11月随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了劳山、直罗镇等战役战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在詹大南之女詹化文的引导下,我们见到了长年在此休养治病的詹老将军。据介绍,全国和詹大南同期(1955年)授衔的将军,目前仅有16人。虽然詹将军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可是比我们预想的要好了很多。
随后,我们同詹大南之女詹化文、长子詹化武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从将军的人生历程谈到辉煌业绩,从长征岁月谈到精神品质……兄妹两人向我们比较祥地介绍了老将军的有关情况,并向我们展示了记录将军人生风采的几十张珍贵照片。
詹大南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红军时期曾两次救过大将徐海东的命。百团大战时,曾亲率1个营,全歼日军140余名。辽沈、平津战役时,毛泽东曾多次在电报中直接点其名、授其任务。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中,率部全歼美军1个加强团(号称“北极熊团”),创造了在朝鲜战场上一次战斗全歼美军1个加强团的模范战例……这里,我们着重记录几则与长征紧密相关的故事。
(一)启航长征,遭遇生死考验
位于河南省方城县城东北方向10多公里的独树镇,是当年红25军的生死存亡之地。
当时,红25军刚刚开始长征、通过豫西地区,正在向河南省西部的伏牛山前进。雨雪交加、道路泥泞,许多同志的鞋袜都被烂泥粘掉,只好赤脚行军。1934年11月26日中午12时许(红25军是11月16日开始长征的),先头部队在独树镇附近遭遇敌人埋伏。许多指战员因为手指冻僵,一时拉不开枪栓。零星的火力,根本不能有效地反击敌人,加上地形平坦,我军几乎完全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形势十分严峻。
见此情况,副军长徐海东立即率223团投入战斗,一次次将歇斯底里的敌军顶回去。不知反复了多少次,天黑后,军领导决定连夜突围。极度疲劳、饥饿的战士累得不想动,焦急万分的徐海东硬是把战士们从屋里赶出来。
詹大南和战友们在泥水里整整折腾了一个通宵,最后终于在拂晓前通过了许南公路,打破了敌人的追堵计划。
独树镇战斗,是红25军长征途中生死存亡的一仗。红军仓促应战,打破了敌人的包围圈,挺进了伏牛山,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忘想把红25军消灭在大别山和伏牛山之间的战略计划。
(二)原路杀个回马枪,活捉敌军张旅长
一天, 天刚亮,红25军就进入了一条大山沟。大
家纷纷议论道:“这里真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爬上一座小山梁,副军长徐海东和政委吴焕先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地形,然后围着地图商量后便离开了。
傍晚,部队在葛牌镇宿营。大家刚睡下,又接到命令:夜里12点钟开饭,饭后出发。
沿原路返回,大家暗暗猜想:“不知道又是哪个该死的送上门来了。”
部队很快就回到了白天走过的小山梁,天明时,部队进入九间房村两旁的密林,只有西南角的山坳口空无一人。
太阳挂在山沟上空,前面低声传来口令:“注意!”渐渐地,山沟的小路上出现了敌人的队伍。一直到下午2点多,小山梁那边才响起清脆的枪声。原来敌人的尖兵已经碰到“口袋”底。敌人听到枪响,以为已经追上了红25军,于是催着快跑,不一会便全部进入红军的“口袋”。
顿时,号声响起,埋伏在两边山上的部队从四面八方扑向敌人,敌人成了瓮中之鳖……
下午4时许,五个营的敌人大部分被歼。此时,徐海东忽然发现五、六个敌人从树林中闯出来,跳下了一丈多高的悬崖,向外窜去。徐海东立即对詹大南说:“这几个肯定是敌人的高级军官,特务员快去抓,一个也不能让他跑掉!”当敌人刚从树林里探出脑袋时,詹大南他们的几支枪便对准了敌人的脑袋!
一个肥头大耳、约摸40岁上下的矮胖子,强作镇静地说:“不要开枪,我是旅长张汉明。”说着便将手枪和电筒丢在地上。
巧设口袋阵的部署是徐海东和刘志丹等共同商定的。当时,延安有东北军2个主力师,强攻显然不行。于是,只有调虎离山、围城打援。
在什么地方歼敌呢?刘志丹副军团长选中了一个十分理想的伏击地区——劳山。劳山是延安至甘泉的必经之地,群山耸立,树林茂密,地势险要,十分有利于部队隐蔽。
9月28日,红81师243团包围了甘泉县城,第二天清晨,我伏击部队进入阵地。三天后,敌军从延安出发沿公路向甘泉增援。敌人以为红军会在地势险要的九沿山打埋伏,其实在那里,红军只是留了少数部队虚晃几枪。敌军认为险关已过,两路纵队变成四路纵队,公路上黑压压的挤成一团,来势凶猛。
当敌尖兵离我军指挥部埋伏的山头仅20米的时候,徐海东军团长下令:“开火!”红81师师长贺晋年带头冲入敌群,埋伏在公路两侧山上的红军紧跟着出击,直打得敌人晕头转向,乱成一团。
战斗从10月1日下午2时持续到晚上近8时,全歼敌军2个团及师直属队,缴获各种火炮12门,轻重机枪180多挺,长短枪3000多支。
(四)战场击毙敌师长,结束长征写新章
11月初,红1军团与红15军团会师后,红15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毛主席亲自主持召开重要会议,决心在直罗镇打一个大歼灭战。战前,彭德怀司令员领着詹大南他们在直罗镇东、南仔细地勘察了多个山头,制订了周密的方案。
11月20日,国民党军第109师在飞机掩护下,大摇大摆地开进了直罗镇。
红15军团悄悄地占领了直罗镇南面的高地。次日拂晓前,进攻开始。红军攻势猛、冲得快,打得敌人惊慌失措,拼命往北山上爬。
此时,北山没有动静,看不见人也听不到枪声。其实,毛主席亲率的红1军团,早已按事先安排隐蔽在山上。当敌人气喘喘地快接近山顶时,英勇的红1军团几下子就把敌人压下来了,退下来的敌人又被红15军团打死、打伤很多。
激战几个小时,敌牛元峰师人马大部分被消灭。最后,他和参谋长带着400多人,退守土寨子,然后趁夜溜走。徐海东军团长命令詹大南立即带少共营(陕北同志称呼为“娃娃营”)跟踪追击:“抓不住牛元峰就莫回来!”
接连追了10多个山头、10多公里,山梁上枪声骤起。詹大南率少共营冲上去,两面夹攻。敌人走投无路,全部被歼。
詹大南没有忘记军团长交待的任务。在最后围歼敌人的地方,被俘的敌师参谋长用手指着附近山坡上的一具死尸说:“那就是牛师长。”詹大南不相信,他又指着地上的一本红色长方形的大本子说:“请你对照军官证上的照片。”
照片上的牛元峰穿着笔挺的将军服,威风凛凛,怎能和眼前身着破旧士兵服、血肉模糊的尸体一样呢?詹大南仍不敢肯定。接着,詹大南他们从尸体上搜出一枚铜质狮头的私章,在手掌上印了一下,篆体宇,不认识。于是,就向军团长汇报。经过认定,私章确认是牛元峰的。徐海东高兴地说,“发电报报告中央。”并命令通信员,通知少共营把牛元峰的尸体抬下山来。
直罗镇战役后,詹大南回到保卫局工作。离开徐海东军团长时,詹大南依依不舍,徐海东对詹大南说,干革命四海为家,哪里需要哪里去。他还送给詹大南一把刚刚缴获的新盒子枪留作纪念。
本文作者胡遵远(左二)和詹大南将军之女詹化文(右一)、长子詹化武(右二)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