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父子英雄传佳话 革命先烈美名扬--杜昌甫、杜志强烈士的红色故事

来源:实事求是新闻社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5日    

     中实社安徽特派记者《侯震斌 王红卫 苏月建》12月5日金寨报道,安徽省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将军县,也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诞生地、全国唯一两授上将军衔-----洪学智故乡。革命战争年代,金寨县先后有10万多英雄儿女参军征战,绝大多数血洒疆场为国捐躯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的烈士就有11000多人,占安徽省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全国烈士总数的五十分之一。而11000多人仅仅是有名有姓的烈士,还有9万多无名烈士。在那烽火纷飞的战争年代,金寨县的很多家庭都是“父子同参军、兄妹齐上阵”,有的还是“一家三代都去当红军”,“全族参军“全民皆兵的典型也是俯拾即是,有的还是满门英烈、全家牺牲,真可谓是“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20164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金寨时,满怀深情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这里,笔者就给大家讲一个“父子英雄、两代英烈”的红色故事。

            安徽--父子英雄传佳话 革命先烈美名扬--杜昌甫、杜志强烈士的红色故事

            一、“杜老虎”------“攻岭”、“烧寨”闯天下

 “杜老虎”,名叫杜昌甫,金寨县桃岭乡人。土地革命时期,他是皖西地区二路游击师的创始人之一。因他善于带兵打战,敌人畏之如虎,故有“杜老虎”之称。在大别山根据地,一提起“杜老虎”的名字,人们都会肃然起敬,至今仍然流传着他和儿子的英雄事迹。

杜昌甫家境贫穷,从小靠租种地和做裁缝手艺为生,受尽了地主绅的凌辱。1927年冬,革命烈火燃遍商城南乡(今金寨西部地区),杜昌甫在农协的带领下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因他精明强干、立场坚定、不怕难、敢于斗争,经中共党员斑竹园农民协会组织科长曾泽民介绍入党。192910月,桃岭乡农民在商南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彭氏祠举行武装暴动,成立了六乡农民协会和六乡赤卫队。广大贫苦农民纷纷响应,争相报名参加。几天内,会员便发展到一千多人赤卫队二十多人,杜昌甫任赤卫队长。他积极带领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抗捐税,建立基层政权。到192911赤卫队发展到一连,改编为六乡游击队,杜

甫任队长。自此,他便开始了带兵打仗的军旅生涯。

   (一)攻克羊毛岭

    在“左”倾路线的影响下,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利。1932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出鄂豫皖苏区,革命形势转入低潮,敌人对苏区展开疯狂“清剿”。为保存革命力量,杜昌甫带领六乡游击队隐蔽于深山密林中,开展游击斗争。由于枪支弹药和粮食得不到及时补给,游击队减员严重。但是,杜昌甫没有困难吓倒,牢记“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决心重新组织队伍,保卫红色土地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死难的烈士和乡亲们报仇雪恨。

1932末、一天夜里,杜昌甫召集杜立保、鲍长鸟等党员以及部分老游击队员,在山中秘密开会。杜昌甫严肃地指出:“当前的形势很严,我们共产党员决不能倒下。要想办法扩大游击队,继续战斗!”大家一致赞同。他们连夜串联了十几个农会会员,成立了一支二十多人的游击队,决定于次日夜里,攻打羊毛岭民团,夺取他们的枪支弹药。该民团有二十人枪,首领是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陈春梓。是日半夜,他们乔装成给立煌县(今金寨县)政府送柴草的人,把枪刀都藏在柴草垛里。队伍接近岗哨时,敌哨兵大声吆喝道:

“干什么的?”

“我们是给县政府送柴草的。”

“送柴草的?过来检查检查!

杜昌甫将刀藏在身后,走在前面。来到岗哨前一个箭步冲上去,手起刀落,哨兵倒下了。战士们迅速动手,除少数团丁光腚逃跑外,大部敌人捉。敌首陈春梓被战士们从床底下拖出。战斗结束,战士们背着缴获的十几支钢枪和几箱子弹,向黄梅尖转移。陈春梓和他父亲恶霸地主陈少庭被押送到二区苏维埃公审,不几天便处决了。

(二)夜袭张家湾

 陈春梓民团被灭后,杜昌甫震动了周围大小民团,他们协商决定对六乡游击队采取“联合围剿”的报复行动。1933年元月的一天,游击队侦察得知:民团队长熊仲川纠集了双河的冯国梁、江店的储勾鼻子、小南京的陈月生、开顺的台凤庭等五个民团,计有四百人,正悄悄地聚在三合的张家湾子,妄想一举消灭六乡游击队。

此时,杜昌甫率领的游击队仅三十多人、二十七支步枪,要打垮倍于己的敌人,困难巨大。杜昌甫召集游击队员开会,进行认真分析后说:“敌人虽有四百多人,但都是些乌合之众,统一指挥很难;又全是些贪生怕死的家伙,怕打硬仗。我们山熟路熟敢打敢拼可以利用夜间奔袭,再发动一部分群众呐喊助威,我们是可以打胜仗的。万一打不赢,我们还可以转移。”大家统一了认识制定了作战方案。

 深夜,杜队长带领六乡游击队和几十名群众向张家湾前进。这时,除民团哨兵外,团丁们都在熟睡。战士们悄悄地向团丁睡觉的地方摸过去,不料却被哨兵发现了

“干什么的?”

“我们是老百姓,给老总送信来了!”

说话间,杜昌甫就给了哨兵一枪。战士们迅速包围了村子,向敌人发起猛烈射击。四周山上协同作战的群众一起呐喊,“嗒嗒嗒……”洋油桶的机关枪也个不停。激烈的枪声、喊杀声,此起彼伏响彻夜空。梦中惊醒的团丁们弄不清来了多少游击队,惊恐万状乱成一团,纷纷夺门爬窗向外奔逃。有的被打死在窗台上,有的被击毙在台阶下,有的尚在梦乡就被送老家了。这一仗打死打伤团丁八十多人缴枪五十多支,彻底粉碎了熊仲川“联合围剿”游击队的恶毒计划。

(三)火烧熊家寨

 张家湾反“围剿”胜利后,民团队长熊仲川夹着尾巴逃回了熊家河老巢——熊家寨。杜昌甫则盯住他不放,带领游击队,准备攻打熊家寨,捉拿熊仲川。

黄昏时候,队伍从黄眉尖出发了。战士们沐浴在夕阳的余辉中,个个满面红光斗志昂扬。杜昌甫脚穿草鞋打着绑腿,腰一条宽皮带手握驳壳枪,精神抖擞地走在前面。他们翻山越岭,接近熊家寨时,已是子夜时分。不知是谁踩翻了一块石头,敌哨兵听见响声,“砰”的一枪,一个战士应声倒下。战士们见此情景,立刻举枪反击,夜空里顿时飞窜起无数条火蛇。战斗大概进行了半小时,双方互有死伤;但由于寨门紧闭,寨栅坚固,杜昌甫他们怎么也攻不进去。激烈的枪声逐渐平息,几个团丁开始扯着嗓子大叫:“好汉们,进来吧!哪个不进来,哪个是孬种!哈哈哈……”战士们听,肺都气炸。这时杜昌甫却出奇地冷静,他站在一块大石上面,借助微弱的星光,眺望寨内:熊家寨十分坚固,从外到里共分三层寨栅。第一层是排得密密麻麻的几个人都抬不动的松树桩;第二层、第三层分别是以碗口粗的圆木和毛竹围成一丈多高的栅栏。对于只有步枪的游击队来说,要攻破它,非常困难。

忽然,杜队长想起周瑜的“火攻赤壁顿时计上心---可以来个火烧熊家寨!原来熊家寨的东西厢房都是草房,加上这木竹寨栅,非常利于火攻。杜昌甫想到这,立即从石头上一跃下,命令战士们都把子弹头去了,塞上蘸着油的棉絮。只杜队长一声令下,子弹就像流星一样,直飞熊仲川的东西厢房。顷刻间,熊家寨便成了一片火海。寨内的团丁们如炸了窝的蜂,嗷嗷地乱成一团。除熊仲川在少数团丁掩护下越寨逃跑外,其余大部被歼

火烧熊家寨之后,六乡游击队进得到一步壮大:武器弹药补给充足,队伍发展到一百多人,步枪也增加到九十七支,战斗力大大增强。

(四)江家店打粮

 敌人四次“围剿”,使得皖西农村田园荒芜粮食奇缺。游击队战士和群众只得挖吃野菜充饥,形势逼迫他们不得不到白区找地主豪绅打粮1933年正月下旬的一天夜里,鹅毛大雪飘飘扬扬、遮天盖地,杜昌甫带着箩筐队出发了。路上不时有人摔倒,箩筐跟着滚出远;但是,大家谁也不吭声,爬起来捡起箩筐继续前进,没有一人掉队。因为是白区,大家都担心目标暴露,一百多号人没有一人说话、吸烟,连咳嗽声也听不到,只能听到队员们踩雪的声音。队伍向江店储勾鼻子民团进发。储勾鼻子是民团头子,又是大地主。自家开着米坊、酒坊,囤积了很多粮食,高价出售盘剥农民。

队伍走到下半夜,经过简家冲的一个庄子,见庄子里有间屋子里仍然是灯火通明人声嘈杂。经仔细侦察,原来是简家冲的民团团丁们还在赌钱。杜昌甫觉得可以顺带消灭这帮“害人虫,便命令队伍迅速贴上去包围起来。行动中被敌岗哨发现,但他没进屋报就自个儿先溜了。屋里的二十几个团丁正在聚精会神地赌宝,连杜队长他们进屋也没觉察。杜队长很“佩服”这些赌徒的专心劲儿,拔出枪一跳上屋子里正中的桌子,大声吆喝道:“不准动,我们是游击队。你们被包围了,缴枪投降的不杀!”二十几个团丁这才如梦方醒,但是,迟了。除站岗的溜走外,全部当了俘虏。杜昌甫将这些俘虏狠狠地教育了一通,把他们释放了。后,带着战士背着缴来的枪支弹药,快速地奔向江家店。

天刚麻麻亮,到了储勾鼻子的庄上。储勾鼻子得到简冲民团那个事先溜走的岗哨报告,早已人去楼空。杜昌甫叫人一边警戒一边开仓放粮。不一会儿,两大仓的粮食就被分得精光。战士们个个满载而归。

    (五)大游寨突围

 1934年秋,国民党十一路军纠集反动民团冯国梁、熊仲川部,共二千余人,分东、西、北三路合围杜昌甫二路游击师驻地曹家湾。曹家湾是二路游击师的根据地,方圆不过二十里,四面环山。只要把住四周山口,敌人是很难攻进的。在得知敌人将来袭的第一时间,杜昌甫迅速率部抢占了驻地附近的大游寨主峰。战斗中,游击师居高临下,几次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进攻。战至傍晚,杜昌甫见敌我力量悬殊,久守不利主动率部从敌人火力薄弱的东面突围。当敌人攻占大游寨主峰时,游击师早已安全撤退到廖家山。敌军紧赶紧追,把廖家山团团围住时天已抹黑。他们一贯害怕夜战,就在山麓周围燃起篝火,以便明日再战。杜队长料到天亮后必有恶战,且胜算不大,便决定带领部队深夜突围。他们选择赵家院子为突破口,这样就可以东渡史河,向莲花山转移,从而摆脱目前险境。

下半夜,杜师长通知各部准备突围。赵家院子山口旁的几个敌哨兵怎么也不会想到游击师会选择此地作为突围点,个个正东倒西歪地坐在篝火旁,抱着抢打瞌睡。游击师战士悄悄地摸过去,只用匕首杀死哨兵。就这样,游击师一枪未发,神不知、鬼不觉地就跳出了包围圈。等天亮后,敌人发觉扑了空,再去追袭游击师,他们早无影无踪了

   (六)肃反饮恨离世

      1934年,在张国焘“左”倾路线控制下,红军内部搞起了“肃反扩大化。二路游击师于年秋被调往熊家河进行肃反,杜昌甫被污蔑为“改组派”。杜昌甫和战士们经过多次申辩均未奏效。这个被敌人畏之如虎的英雄好汉,没有被艰难困苦吓倒,没有在敌人的威逼利诱前弯腰,却实在忍受不了这来自革命内部强加给他的不白之冤。他郁愤之至,不久便一病不起。19341119日饮恨离世。

杜昌甫对革命胜利信心百倍对党的事业忠贞不二。临终前,对来看望他的同志们说过这样几句话:“我不能和你们一起战斗了,但革命一定会胜利。你们都是共产党员、革命战士,一定要战斗下去!要记住:这是我们天下穷人唯一的出路啊!”

  二、小英雄杜志强----视死如归留英名

杜志强是杜昌甫的儿子,是乡儿童团大队长。在杜昌甫的教育下,十三岁时就很懂事。他带领儿童团站岗放哨,密切注视地方地主民团的一举一动;化装侦察敌情,为苏维埃政府悄悄送信。大人们都非常喜欢他。

 一次战斗中,双河民团冯国梁的弟弟冯国柱被杜昌甫的游击队活捉了。冯国梁通过一个叛徒的密报,从杜昌甫的亲戚家抓走了杜志强和他的妈妈冯长茹,妄图以夫妻、父子之情软化杜昌甫。

 杜志强被捕后,敌人对他严刑逼供。但他坚强不屈,拒不说出游击队活动的地方,敌人无计可施。冯国梁对外放出消息:“只要杜昌甫放了我弟弟不再干共党,我就放了他的妻儿。”为表示诚意,还假惺惺地先放了冯长茹。

 杜昌甫对此毫不动摇,悲愤无比地说:“我要干一辈子共产党,决不中途而废。妻儿就是死了,那是为革命而死,是光荣的!”随即将十恶不赦的冯国柱处决了。

    冯国梁见阴谋破产,便使出一条更为毒辣的奸计。1933年春节期间,他得知杜昌甫的游击队在大游寨活动,便带着民团和国民党十一路军的两个团,偷偷地包围上去。他命令团丁押着杜志强在前面走,一边走一边叫团丁喊话:“杜昌甫,快出来吧,再不出来,你老杜家可就绝种了!”

这一天天气异常寒冷,下着大雪。杜志强因遭敌人摧残、早已遍体鳞伤,这会儿只穿一件单衣,打赤脚在雪地。游击队战士在山上楚,个个义愤填膺,一致要求杜队长下命令下山救人。杜志强的小叔杜立光舅舅冯兵等,更是要求单人去营救。

杜昌甫稳住大家,满眼含泪地说:“同志们,敌人就是想利用我们一时感情冲动,盲目下山,好一网打尽啊如果我们现在下去,毫无疑问正中奸计。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冷静!”

冯国梁见团丁们喊话不中用,就威逼着杜志强喊。杜志强虽然年龄小,但早已识破冯的阴谋诡计,拒不喊话。冯国梁就用枪托打他用皮鞭抽他……最后,忍无可忍的小志强跑到一个上,面对群山高亢激昂地喊道:“爸爸!你们要藏好,千万别下山,白狗子想骗你!”冯国梁气急败坏抽出刀一刀将小志强的一只耳朵割了下来。杜志强捂着伤痛得在雪地上直打滚,冯国梁跟着又给了一枪……

小小年纪的杜志强,就这样匆匆地走完了他的生。晚上,杜昌甫和战士们来到杜志强的遗体旁,在厚厚的雪地上,向他抹泪、默哀、告别。杜昌甫颤抖地抚摸着儿子冰冷的尸体,悲痛欲绝:“丑子(杜志强的乳名),你是爸爸的好儿子革命的好后代!”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才招聘- 广告服务- 人员认证首页

版权所有:实事求是新闻社 投稿邮箱 ssqsxws2021@163.com   新闻登记号65403059-000-10-21   地址:中国~北京 监督电话:13161461316
欢迎来本社投稿,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