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在革命战争年代,该县先后有10万多英雄儿女参军征战,绝大部分血洒疆场、为国捐躯,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的烈士就有11000多人,占安徽省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全国烈士总数的五十分之一。今年4月24日习总书记视察该县时,深情感慨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金寨县是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大将军县,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诞生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创作地、“六星上将”洪学智的出生地,也是希望工程的发源地。自1989年实施以来,先后筹集资金及全国各界爱心人士捐款5000余万元,援建希望小学127所、希望业余体校1所、希望电脑教室10所、希望工程厨房39所、希望音乐教室5所,累计救助各类贫困学生10万余人。希望工程让这些贫困的孩子顺利完成了学业,希望工程改变了这些贫困孩子的人生命运。
金寨是全国最早实施希望工程的县份,也是最出成绩的地方。除了推出全国希望工程形象代表、“大眼睛姑娘”苏明娟之外,金寨还培养了全国希望工程第一个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张宗友,全国希望工程第一个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邓磊;援建了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金寨县希望小学”,全国第一所希望职业中学“金寨县江店希望职业中学”等。金寨县希望小学还被评为全国“模范希望小学”,希望工程的希望小学建设项目被评为安徽慈善奖的“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
金寨的希望工程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分不开,更与李克强总理亲自播种、悉心呵护分不开!”金寨希望工程的见证者们都这样说。
(一)李克强亲临金寨选址建校
时间拉回到1989年10月,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了依靠各级共青团组织负责实施的社会公益事业——希望工程。1990年2月17日 ,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青基会副理事长的李克强,率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考察组一行,冒着凛冽刺骨的寒风、踏着春风未融的冰雪,专程来到金寨这个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为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选址。
时任金寨县副县长、分管教育工作的曹承芳负责接待李克强一行,她见证了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的诞生。曹承芳回忆当年见面时的场景,说:“在金寨县招待所的小会议室里,坐满了年轻人,除了团地委和团县委的同志我认识外,多数人我都不认识。而披着黄大衣的李克强见到我时,立即站起来与我握手,一点架子都没有,非常随和。”李克强对大家说,很早就想到金寨来看望老区人民并向老区人民学习,但是因为没有机会,所以一直没有实现,今天终于站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了!“听了他的开场白,我们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有着一种扑面而来的亲切感、温暖感,我们好像接待的不是团中央书记处的书记,而是阔别多年、返回家乡的游子。”曹承芳说。
接着,李克强开门见山地表明来意,团中央决定在全国老、少、边、穷地区实施希望工程、开展要组织实施救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活动。希望工程主要是对义务教育阶段有困难的学生实行救助,把钱直接发给被救助学生,每人每一学年80元,直到初中毕业。如果考上了大学,还将继续救助直到大学毕业。另外,还打算在革命老区选择一个县建一所希望小学。
“李克强最开始说,给金寨县100个救助名额,我说少了,不够,最后给了我们500个名额。”至于建希望小学,曹承芳心里明白,虽然希望工程只能资助2万元,但这却是想上学而上不起学的孩子们的急切渴望啊!因此,曹承芳立即表态:“只要是对金寨老百姓有好处的事,我们都愿意干。”听了曹承芳的表态,李克强欣慰地笑了。当天下午,李克强一行就深入到南溪镇、双河区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南溪镇是立夏节起义的发生地,走出了14位开国将军。然而,时至90年代,当地的农民群众还很穷。李克强一行看见许多孩子都不是在学校里读书,而是在山里面放牛、拾柴、打猪草,许多孩子都在喊:“我要上学,我要读书……”老区的现状震撼着李克强等考察组同志的心灵,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实施希望工程的决心。李克强说,希望工程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我们要用这些这炭火燃烧起孩子们的希望。了解到在金寨县实施希望工程的可行性及困难情况后,他们向金寨县委提出了建好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