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实社历史人物--太行忠魂八路军冀豫游击队大队长“武伦佩”武安龙泉村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7日    

       中国实事求是新闻社河北讯《资深记者侯震斌》历史人物9月27日武安报道,武伦佩(1900—1938年),字玉吾,武安龙泉村人,曾任八路军冀豫游击队大队长。

       伦佩出身于农商兼营的富裕之家,但少无纨绔习气,喜读古典章回小组说,常以岳飞、文天祥等英雄自勉。后就读于北京成达中学和北京大学。1925年,鉴于国事不宁,毅然投笔从戎,入东北奉军讲武学堂。毕业后供职奉军,任中校骑兵营营长。“九·一八”事变后,奉调入关,驻防河北。伦佩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极度不满,愤然辞去军职,赴北京自办织袜厂,以图实业救国。1933年5月31日《塘沽协定》签定后,日货倾销京、津,华北大地也面临被日军占领的危险,实业救国无望,正处而立之年的伦佩彷徨无所适从,只好停业返乡闲居。

       1935年7月6日,《何梅协定》签定,伦佩义愤填膺,于彰德(今安阳)集训半年后,任伯延等7村联保主任,并设办事处于龙泉村,搜集民间武器,变卖家产购买枪支弹药,组织地方武装,并亲为操练,以图捍卫乡里。“七·七”事变后,又联合伯延周围20余村成立抗敌自卫大队,开豫北抗敌组织之先河。1937年12月,李聘三迎日军入武安,并出任伪县长,与日军色结,盘踞县城。当时,武伦佩部有人枪三百余,力主抗日,被李视为眼中之钉。李令其女婿张占尧任民团大队长,驻防伯延之西的庄晏村,切断武伦佩部队与西部山区八路军的联系,并与县城犄角相望,构成对伯延武伦佩部队的进袭态势。同时,李又委任伦佩为中队长,企图拉拢。1938年初,日军进攻山西,李命武伦佩部队西进配合,遭伦佩断然拒绝。时隔不久,李乘伦佩外出之机,派张占尧率部于拂晓时突至伯延,缴武部枪支。武部名为一个中队,实为三个中队。张下了武部南庙中队的枪之后,即以为已将武全部缴械,于是得意忘形,回师西归。不料,枪声突然大作,张部被前后夹攻,堵于村内。原来,武部下寺中队长罗永年得南庙中队崔志海报告后,立即组织部队上房堵截,结果张占尧被当场击毙,余部窜逃。

      早在1937年底,八路军129师就曾派第三游击支队政委吴富善与武伦佩取得联系。二人歃血为盟,结金兰之好,议定携手抗日,共赴国难。武部遭李聘三袭击后,伦佩于5月19日毅然率部投奔八路军,于继城镇(今贺进镇),正式改编为“八路军冀豫边游击大队”,陈庚旅长亲自向伦佩授大队长印章。

      伦佩佩接受改编后,以为大丈夫找到了建功立业之路,抗日积极性倍增。武部曾配合七七二团全歼盘踞于东孔壁村的李聘三之子李长宏,配合七七一团攻打庄晏伪军和参加保卫三八六旅驻地彭城镇等多次战斗,以英勇善战著称。此外,在东至邯郸、西至阳邑、南至磁山、北至沙河一带,广泛开展送情报、撒传单、埋地雷、割电线、破袭公路铁路等活动,并相机消灭小股日伪军。一次,日驻邯郸军用汽车两部开来武安,在距离县城仅五里多地的大河村外被武部袭击,6名日军被击毙,汽车也被烧毁。1938年7月7日,纪念抗战一周年之际,武伦佩正率部驻防于沙河县的渡口村,刘伯承师长亲临视察。伦佩胸怀抗日救国大略,将本部6名骨干送赴延安军政大学深造,为民族培养栋梁之材。

      1938年9月,伦佩得到报告称:日军开出县城,仅留伪军一部防守。为消灭李聘三汉奸势力,并为抗日筹款,伦佩决定袭击武安城。9月6日,伦佩率部由阳邑镇出发,下午到达茶口村,当夜进入城南罗峪村。翌日凌晨,伦佩率一个连攻打县城,刚插入西南门外城墙边,即发现情况有变,日军正持枪操练。伦佩正待下令撤销,日军似有预谋,立即发现攻击。因众寡悬殊,武部边打边撤退,伦佩断后掩护,至东大河村,被日军机关枪射中胸部,饮弹而亡。时年38岁。噩耗传来,军民悲痛万分。抗敌英雄,英年早逝。

       当纪念抗战两周年之际,《长城》刊载全国500名抗敌英烈,伦佩英名在录。1942年9月18日,在抗日县政府所在地阳邑镇,为伦佩树立纪念碑。碑正面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题词:“赤胆忠诚,义厚可风,捍卫民族,血溅乡里。”背面镌刻着八路军129师的纪念碑记。1963年,此碑移入武安烈士陵园,屹立于苍松翠柏丛中。

       武伦佩的民族气节和丰功伟绩,将彪炳青史,万古不朽!

       武安市委党史办供稿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才招聘- 广告服务- 人员认证首页

版权所有:实事求是新闻社 投稿邮箱 ssqsxws2021@163.com   新闻登记号65403059-000-10-21   地址:中国~北京 监督电话:13161461316
欢迎来本社投稿,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