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事求是新闻社河北讯《首席记者侯震斌 王红卫》历史专刊9月27日武安报道,胡砺,字元化,金代武安丛井里人。生于辽天祚帝乾统七年(1107年),卒于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是我国金代著名的文学家,其文章言简意赅,被称为“元化格”。
胡砺少年嗜学,北宋宣和年间,金兵南下,胡砺被掠至燕京(今北京),逃匿到京郊香山寺,和一些佣人杂居在一起,被金国的参政知事韩昉巧遇,交谈中,韩昉发现胡砺博学多才,于是让他赋诗言志,胡砺操笔立就,且文章词句婉约别致,寓意深刻。韩昉看过后,倍加赞赏,遂将他收于自己门下,以宾友之礼相待,并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学习。韩昉还亲自教授诗词散赋,勉励他要奋发进取。胡砺学习刻苦用功,凭着自己聪明,很快饱学经书,精通词赋。韩昉非常高兴,认为胡砺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可塑之材,曾对人说:“胡砺才器,一日千里,他日必将名世。”
金天会十年(1132年)胡砺时年25岁,参加科考,脱颖而出,高中进士第一名。一时名声四起,众多士林仰慕其才之余,更加佩服韩昉的识才之眼力。授官右拾遗,充任翰林院修撰。此后,于天眷二年(1139年),改任为定州观察判官。胡砺年纪虽轻,但刚果明锐,对事认真,吏治清白。他设立的学校在黄河以北地区很有名声,来此求学的人经常上数百人。胡砺尽心竭力,督教不倦。经他指导教出的学生,参加科举考试,成绩都在上游,日后好多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金熙宗皇统初年(1141年),他被调到真定府,升任河北西路转运都勾判官。胡砺为人,性格刚直,不屈服于权势。行台平章政事高桢去汴京,路过真定府,地方官设宴款待,胡砺欲就座,遭高桢指责,胡砺答道:“公在政府则礼节超过百官,今日之宴会自然有宾主礼节。”高桢问道:“你若他日做了省吏,该当何如?”胡砺答道:“当官而行,亦何所避!”高桢认为胡砺讲得有道理,遂向他道歉。
皇统六年(1146年),改任深州军州事,加朝奉大夫。深州郡守强悍怪戾,蔑视僚属,故意找借口磨擦。胡砺常据理以礼驳斥他,郡守惭愧认服,便将州事一一委托于胡砺。深州所辖五县,按例设置捕盗弓手百余名,少者亦有六七十人,每年雇用花费五千余万钱,均取自百姓。而弓手皆为市井无赖,常借捕盗扰民,胡砺察其弊端,将五县弓手全部解除。百姓拍手称快,无赖则怀恨在心,图谋报复,常写匿名信声称某日有贼。胡砺收信后即付之一炬,若无其事。不久又传言说某日要杀掉胡砺。府中吏员主张严守门户口,以防不测。胡砺则坦然笑道:“盗贼所要的无非是财物,我一贫如洗,无钱可抢,开门,盗又有何妨?”当夜,命令府门洞开,竟安然无恙。在他的治理下,不长时间狱讼顿减,民风大为好转。贪官畏其如秋霜,百姓爱之如冬日。胡砺离任之后,朝庭派使者查访官吏治理情况,当地百姓都非常想念他。万口一辞,俱述胡砺在任时的德正。朝庭听说后,非常称赞他。
皇统七年(1147年),胡砺再次被授任为翰林院修撰,主管起草皇帝给大臣的诏书,后改任礼部郎中,朝中制度和礼仪的制定多由他裁定。这时,海陵王拜平章政事,百官曾贺于朝堂,独有胡砺不跪。海陵王问他原因,胡砺以法令回答不拜之理,说:“按礼仪,朝服不得跪大臣。”并质问诸官:“尔等为何屈膝而违背朝廷之礼仪?”众官缄口不能答。海陵王则非常佩服胡砺刚正有节,由此对他深为器重。胡砺写文章以简练著称,人们称他写的文章为“元化格”。曾经有一次,海陵皇帝想看《大乐令》。这时,皇帝腿上生有病疮,还没有痊愈,强打精神考证乐章。为照顾皇帝的身体,胡砺撰“次乐章”,简明扼要,众人都佩服他写的精练。天德初年(1149年),胡砺被选为侍讲学士,参与修撰国史。后因母丧离官,归来出任出使南宋的贺正旦副使。贞元三年(1155年),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掌管起草诏令的官),同修国史。这时,京城的大姓豪族,多为不法。皇帝素闻胡砺刚毅果断,因此,加兼权,同知大兴(今座北京市)尹。奸豪为之屏气,风气逐渐好转。正隆三年(1158年),胡砺出任刑部尚书,掌管全国法律、刑狱等事。正隆六年(1161年),胡砺伴驾至开封,由于劳累过度,水土不服,染重病。海陵皇帝多次派其身边侍臣探问。七月二日,病逝于开封官舍,享年五十五岁。同年十一月十五日,葬于武安县丛井村东北之山麓,翰林直学士刘中渊为其写有墓志铭。
胡砺一生写了不少诗文,其子胡知温将父文稿藏于家中,后来由于战乱散佚。但胡砺在文学上的功绩是不可否定的,他一生多致于官仕,皇帝凡有诏诰册赠,均靠他撰写。他曾编修国史,是人们公认的大手笔。他写文章言简意赅,反对冗繁文风,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元化格”。他虽身居要职,但“罕接人事”,“每朝省退,唯读史书而已”。这种好学精神,在封建社会那种官场逢迎的情况下,是难能可贵。
摘《历史名城——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