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实社历史专刊--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红二十八军十四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03日    

 

 中国实事求是新闻社安徽讯《首席记者侯震斌 王红卫 苏月建》金寨报道,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目前,举国上下都在通过不同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以此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长征,是英勇伟大的!长征,是神圣无比的!长征,是史无前例、举世无双的!无论怎样宣传,怎样纪念,都不为过!这里,我想说的一点是,在我们大张旗鼓、浓墨重彩地宣传、纪念参加长征队伍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些留在根据地、与国民党军进行艰苦奋战、殊死搏斗的红军队伍。比如,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这支队伍,19331月在湖北麻城大畈(现属河南新县)正式组建,193310月在我们安徽金寨重建,193411月在安徽岳西再建。1934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后,重建的红二十八军坚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骨干力量,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红二十八军英勇顽强、灵活多变的游击战争,使得党在鄂豫皖地区点燃的革命烈火始终熊熊燃烧,红军用鲜血染红的战旗在大别山上始终高高飘扬,使得红二十五军的战略转移和整体红军的战略行动得到有力的配合!同时,还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智勇双全、独当一面的年轻、优秀的红军指挥员,带出了一支英勇善战、能打胜仗的红军队伍,以致后来成为我党领导敌后抗战的重要武装支撑。

红二十八军,虽未长征,却不亚于长征!

有鉴于此,笔者在广泛搜集、整理红四方面军(主要发源于金寨的一支长征队伍)、红二十五军(直接诞生于金寨的一支长征一支长征队伍)的长征历史和感人故事的同时,又搜集、整理了一些有关红二十八军的光荣历史和感人故事。现予以发表,以飨读者、以示纪念。

      第十四红二十八军坚持鄂豫皖边区 三年游击战争的主要经验

 在鄂豫皖3年游击战争中,红二十八军转战于鄂豫皖345县,在十分艰苦和险恶的战争、生存环境里,始终心向党中央,面对百倍于己的敌人,毫不畏惧、英勇奋战,粉碎了国民党4次大“清剿”、拖住国民党17万军队,使1927年黄麻起义后在大别山区树起的革命红旗始终高高飘扬。它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各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也密切配合了南方各省红军游击战争,最后成为南方814个游击区中,保存兵力最多,唯一保留军、师建制对敌作战的红军部队;创造了我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罕见奇迹,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页。深入挖掘红二十八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深层意义,总结其成功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党今天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坚定信念,坚持党的领导是大别山红旗永不倒的关键

红二十八军重建后,正是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之时,敌人力量强大,如何继续革命?虽然当时他们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但他们却有坚定的信念:相信革命一定会成功。正是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他们才在游击战中创造和捕捉战机,有力地打击敌人,使鄂豫皖边区的党和红军越战越强,这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在遭受国民党重兵追踪“围剿”时,红二十八军始终认为革命的条件没有消灭,并在增加,政治形势总在变化,谁也阻止不了革命的存在和发展,只要按照党的政治主张,自己多想办法奋斗,总有一天会迎来革命的胜利。由于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支撑,由于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因而无论环境多么险恶,他们能团结一心、想方设法、克难奋进,并在困境中千锤百炼、积蓄力量、越战越勇,打出一片亮丽的天空。今天,共产党人所处的历史环境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肩负的历史使命与以前也不相同,但在前进的道路上仍有许多困难和险阻,同样需要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红二十八军与党中央、省委、红二十五军完全失去了联系的情况下建立的,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三年游击战争。高敬亭同志临危受命,担任了鄂豫皖边区党政军的最高领导人。他力挽狂澜、逆转形势,使边区有了坚强的领导。后来,高敬亭同志往返于边区各地,用很大的精力整顿各地党的组织,恢复和建立了党的领导机构,到19365月,鄂豫皖边区属高敬亭同志领导的有皖鄂特委、黄冈中心县委、商南县委和鄂东北道委。

自红二十八军建立那天起,他们就在部队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制定了政治委员制度,在团级以上机关设政治工作部门。军政委高敬亭同志自始至终抓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部队始终置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3年游击战争期间,红二十八军的一切重大决策,都由党委集体讨论,形成决定,不论是转移、退却、进攻,还是集中、分散活动,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在3年游击战争中,红二十八军作战频繁,部队经常分散行动。为保证全军在思想行动上一致,高敬亭同志利用敌人围剿的空隙,集中全军在指定的地点休整。休整期间,集中学习,调整组织,分析形势、发扬民主、总结经验教训,研究部队下一步的行动任务。休整达到了统一思想、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和打一仗提高一步的目的。因此,红二十八军在战争中能散得开,避开敌人大规模清剿,坚持艰苦斗争;收得拢,集中优势兵力,大力歼灭敌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部队不溃散。他们在敌人控制区往返转战,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有时以南瓜充饥,盖着稻草在破庙里度过风雪之夜,但部队士气依然旺盛,每到一处都积极宣传党的政治主张。这支英雄的队伍的之所以打不垮、拖不散,愈战愈强、愈挫愈勇,并不断地巩固和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成员有很高的威信,是红二十八军的核心和灵魂,保证了党对队伍的绝对领导。

二、审时度势,适时转变策略是游击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红二十八军在日本帝日主义军队大举入侵、民族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审时度势,适时摈弃了过去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推行的一套极“左”政策、策略,制订了一系列坚持抗日、坚持统一战线、坚持灵活的军事斗争和经济政策相结合的政治策略。因此,军心振奋、民心集聚,瓦解了敌人,这是取得3年游击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红二十八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形下,在鄂豫皖苏区当时推行极“左”政策的情况下,能做到实事求是,制定符合边区实际的斗争策略和经济政策。在政治上,把单纯的反蒋战争改变为抗日与反蒋相结合的战争,广泛宣传抗日,深刻揭露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并于193510月在宿松与抗日爱国人士朱育琪等联合,建立了第一支抗日联合武装一一大中华抗日武装。义旗一竖,八方响应,一时报名参加者达900余人,在国民党政府、军队爱国人士中产生了积极影响,致使有的国民党军队在受命“进剿”时不积极,不愿与红军为敌,甚至暗地里与红军接触,卖子弹、枪支给红军;及时纠正张国焘的极“左”路线,彻底改变打倒一切“左”的做法,对与人民为敌的顽固分子坚决镇压,对一般反动分子强化教育为我所用,对联保主任、保长等敌基层政权人员区别对待,改变过去打菩萨烧庙、逼僧尼还俗的做法,坚持宗教信仰自由,争取了绝大部分民众。在经济上,实施军事斗争、经济斗争兼容政策,改变过去注重军事斗争,忽视经济斗争的倾向。坚持灵活的经济政策,广开财源,派人开设商店,网点遍布苏区、游击区和一些白区:准许白区商人进游击区经商,沟通赤、白区经济联系;改变向地主打粮为征粮,消除了有些地主的恐惧和对立心理;实行统一的累进税,不搞乱摊派、乱没收,使纳税者能安心发展生产,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创造性地建立了党政军三位一体的便衣队,将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公开斗争与秘密斗争紧密结合,发动了群众,壮大了组织,教化了敌人,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为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灵活机动,英勇顽强战斗是武装斗争克敌制胜的法宝

红二十八军在坚持敌后三年游击战争中,敌人始终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对我军实行反复“清剿”。如何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借鉴;如何应付复杂的环境,不能得到上级明确的指导。在当时的历史条件,红二十八军每前进一步,都要“摸着石头过河”,要有果敢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他们在游击中摸索总结出了许多符合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以弱胜强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1935年,红二十八军根据敌人在鄂豫皖边区兵力多,但其指挥不统一、行动不协调的特点,采取集中行动,利用有利地形打击敌人,先后取得桃岭战斗、王园战斗等胜利。他们总结出了“敌情不明不打,伤亡过大不打,地形不利不打,缴获不多不打”的“四不打”作战指导原则,因而使我军以小的代价取得大的胜利。1936年,敌人在边区的兵力减少了,但封锁线密织如网。高敬亭等红二十八军领导人提出了“化整为零,集零为整”的行动方针,确定我军以营为单位分散活动,这样既便于在敌后穿插,又保持了一定的战斗力。我军分散活动于平汉铁路两侧和边区的平原丘陵地区,东逼合肥、西抗汉水、南临长江、北越淮河,扩大了影响、壮大了力量。他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造新鲜经验,不断开辟新的道路。

四、鼓舞斗志、争取群众支持是人民解放事业的坚强后盾

红二十八军在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实现翻身解放这一根本利益的同时,处处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红二十八军鉴于党和红军领导机关随部队行动,流动性大的实际情况,组建了既代表党、又代表苏维埃政府、更是武装游击小分队的便衣队,规定了具体任务和要求,这就是,发动和组织群众,扩大红军和打击敌人,安置红军伤病员和筹款筹物供应,搜集情报和配合红军作战,建立和发展党组织。

便衣队是鄂豫皖边区坚持3年游击战争的创举,是做群众工作为主的武装工作队。在党的建设方面,恢复和建立党组织,形成根据地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工作中,把被打散的革命力量积聚起来,把群众中蕴藏的革命热情激发出来,经过培养和考验,及时将立场坚定、不怕牺牲的先进分子吸收入党,为党的肌体注入新鲜血液。在群众工作方面,宣传党的政治主张、组织和武装群众。便衣队员用帮助群众耕种收割、砍柴挑水等爱民行动,取得群众的信任;经常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力红军的胜利,讲明边区的斗争形势,消除部分群众的疑虑,坚定了群众斗争的信念;武装群众,严惩民愤极大的反动分子,没收反动势力的财产,老百姓更加认识到红二十八军是解放劳苦大众的军队,周边的群众也深受鼓舞。便衣队严格执行红军的纪律,时时处处维护群众的利益,一切缴获都归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损坏东西按价赔偿。由于便衣队时时想着群众,处处关心群众,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为群众不怕艰苦不怕牺牲,因而赢得广大群众真心实意地拥护和爱戴。

正是边区人民的大力支援,红二十八军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胜利坚持了敌后3年游击战争。由此可见,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

红二十八军在鄂豫皖边区进行了长达3年的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不仅牵制了敌人的大量兵力,支持了红军主力的长征和其他地区的革命斗争,还在边区人民的支持下,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4次大的“清剿”,迫使国民党“豫鄂皖边区督办”当局与红二十八军谈判,达成停战协议,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得以保存和发展。同时,实实在在地宣传、发动和组织了群众,教育了群众,培养了干部,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政权和人民武装。

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  胡遵远  收集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才招聘- 广告服务- 人员认证首页

版权所有:实事求是新闻社 投稿邮箱 ssqsxws2021@163.com   新闻登记号65403059-000-10-21   地址:中国~北京 监督电话:13161461316
欢迎来本社投稿,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