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事求是新闻社安徽讯《特派记者王红卫 苏月建》【开头语】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目前,举国上下都在通过不同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以此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长征,是英勇伟大的!长征,是神圣无比的!长征,是史无前例、举世无双的!无论怎样宣传,怎样纪念,都不为过!这里,我想说的一点是,在我们大张旗鼓、浓墨重彩地宣传、纪念参加长征队伍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些留在根据地、与国民党军进行艰苦奋战、殊死搏斗的红军队伍。比如,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这支队伍,1933年1月在湖北麻城大畈(现属河南新县)正式组建,1933年10月在我们安徽金寨重建,1934年11月在安徽岳西再建。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后,重建的红二十八军坚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骨干力量,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红二十八军英勇顽强、灵活多变的游击战争,使得党在鄂豫皖地区点燃的革命烈火始终熊熊燃烧,红军用鲜血染红的战旗在大别山上始终高高飘扬,使得红二十五军的战略转移和整体红军的战略行动得到有力的配合!同时,还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智勇双全、独当一面的年轻、优秀的红军指挥员,带出了一支英勇善战、能打胜仗的红军队伍,以致后来成为我党领导敌后抗战的重要武装支撑。
红二十八军,虽未长征,却不亚于长征!
有鉴于此,笔者在广泛搜集、整理红四方面军(主要发源于金寨的一支长征队伍)、红二十五军(直接诞生于金寨的一支长征一支长征队伍)的长征历史和感人故事的同时,又搜集、整理了一些有关红二十八军的光荣历史和感人故事。现予以发表,以飨读者、以示纪念。
第二十篇: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地位
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到抗日战争时期创建豫鄂边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创建大别山解放区,革命烽火始终在鄂豫皖边区熊熊燃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艰苦奋斗,有200多万人参军参战、近百万人英勇牺牲,以鲜血和生命赢得了“红旗不倒”的崇高荣誉。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边区是全国唯一保持30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的革命老区。
鄂豫皖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建党基地。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等亲自指导了这里的建党活动,播下了革命火种,使之成为建立中共党组织较早、群众基础深厚、工农运动蓬勃兴起的革命风暴发源地之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在大革命时期,由中共领导红军在鄂豫皖三省边界以大别山为中心的地区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地位和所作出卓越的贡献做一阐述。
一、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背景
大革命失败后,在党的 “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鄂豫皖三省党组织领导红军从血泊中奋起,高举土地革命战争和武装斗争的旗帜,英勇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和进攻。在斗争中,三省党组织克服了第一次“左”倾错误的影响,分别举行了黄麻、商南、六霍等著名的武装起义,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师及工农革命军潜山独立师、第三十五师,创立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
193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给中共河南、湖北省委和安徽省六安中心县委指示,将鄂东、鄂东南、皖西三块根据地的党组织统一组织起来,成立中共鄂豫皖特委,郭述申任书记。同年3月18日决定将红军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许继慎为军长”,统一指挥鄂豫皖边区的武装斗争。6月下旬,鄂豫皖边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光山县王家湾召开,成立了鄂豫皖边区工农民主政府。至此,鄂豫皖边区党政军三方面都实现了统一,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以后,红一军实施进攻作战,分兵东征皖西、西击平汉线,连战皆捷,使根据地得到巩固并向外扩展。1931年5月成立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7月召开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鄂豫皖苏维埃政府,11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成立。至1932年6月,根据地向外猛烈扩展,人口由100余万发展到350万;武装力量迅速扩大,其中红军主力由6000多人发展到4.5万余人。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迅猛发展,直接威胁到南京政府,蒋介石急忙调集30万兵力,自任总指挥,对这块根据地进行“围剿”。由于张国焘无视敌强我弱的事实,盲目轻敌,因而在战略上发生严重错误,虽经红军将士浴血奋战,歼敌上万,仍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大部丧失,红四方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红二十五军继续坚持保卫根据地的斗争。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在鄂豫皖三省边界以大别山为中心的地区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它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创建与统一阶段,巩固与发展阶段,坚持与保卫阶段,三年游击战争阶段。”
创建与统一阶段,1927年7月—1930年6月,在这一阶段,经过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发动黄(安)麻(城)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1师,形成了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商(城)南起义,创建了红11军32师,形成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六(安)霍(邱)起义,创建了红11军33师,形成了皖西革命根据地。根据1930年2月中共中央的指示,三块根据地所辖的20余县统一,成立了中共鄂豫皖边特委;三支红军合编为红1军,全军2100余人,成立了前敌委员会和军部;6月成立了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红1军、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标志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它“一面可以控制平汉铁路,一面可以截断长江交通,有直接威胁武汉进而与全国红色区域打成一片的前途”。
巩固和发展阶段,1930年7月—1932年6月,在这一阶段,中共中央六届三中全会后,于1930年10月18日指示,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划为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在1930年10月至1931年3月的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中,红1军与从蕲黄广过来的红15军合编为红4军。第一次反“围剿”共歼敌1.3万余人,使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人口达200万。经过1931年3月至5月的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发展到4个师,近2万人;根据地扩大到东西长300多里,南北宽150余里,人口近250万。1931年初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成立了鄂豫皖中分局及鄂豫皖省委。1931年2月河南新集(今新县)的解放,并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1931年11月,红4军与10月成立的红25军合编为红4方面军,全军近3万人。从1931年10月至1932年6月,红4方面军根据敌人的兵力部署,主动出击,先后发动了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四大战役,共歼敌6万人,其中成建制歼敌将近40个团,使敌人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计划彻底破产。
经过四大战役的胜利,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主力红军发展到2个军6个师,还组建了4个独立师和少共国际团,总兵力达4.5万余人,各县独立团、游击队、赤卫军等地方武装发展到20万人以上。同时,根据地迅速扩大,东起舒城附近,南到黄麻、广济,西跨平汉铁路,北濒淮河,面积达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350万,拥有黄安、商城、霍邱、英山、罗田5座县城,建立起26个县的革命政权。 根据地在巩固和发展中,还进行了土地革命及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坚持和保卫阶段,1932年7月—1934年11月,在这一阶段,由于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张国焘等人贯彻执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红4方面军在敌人于1932年8月发动的第四次“围剿”斗争中遭到了惨重失败,于10月被迫西征转移,不久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留在根据地的党组织——中共鄂豫皖省委,重建红军主力——红25军和红28军,继续进行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在斗争中,由于两支主力红军广大指战员的英勇奋斗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打破了敌人的“围剿”计划,使根据地的形势初步好转。 由于中央一再指示要夺回中心城镇,省委在连续取得一系列战斗胜利后,滋长了轻敌冒进的思想情绪,逐步形成冒险主义的军事行动方针,贸然决定夺取敌人重兵驻守的中心城镇,使红军力量损失很大,致使第四次反“围剿”终于失败。 1933年夏,敌人又调集10万大军,对鄂豫皖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在斗争的初期,由于省委错误地估计了形势,采取内线单纯防御的作战方针,使鄂东北、鄂西北中心区保卫战先后遭到失败,红军和根据地遭到重大损失,刚刚好起来的形势又发生逆转。斗争的失利,迫使省委召开会议,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重新考虑斗争方针,省委认识到造成目前危难的局面,是“自己的路线差错”和“一贯脱离群众所造成的”,决定采取游击方式和内外线结合的战法,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恢复和巩固根据地,并决定开展便衣队运动,“用党、苏维埃、红军及游击队的全部力量,去发动这种武装形式”。由于斗争方针的转变及便衣队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斗争的胜利,开始转变鄂豫皖边区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严重局面。根据鄂豫皖边区所面临的形势及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鄂豫皖省委按照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召开会议,决定立即率领红25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实行战略转移,留下部分武装重建红28军坚持鄂豫皖边区的斗争。会后,红25军2900余人,于1934年11月16日从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西挺进,开始长征,开创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有力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
三年游击战争阶段,1934年12月—1937年7月,在这一阶段,坚守在根据地的党组织及红军力量,重建了红28军,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并多次打破敌人的“清剿”。在游击战争中大力发展便衣队运动。到1937年春,共组建82个队和20个小队600余人,遍布于鄂豫皖边界的22个县境,协助红28军和游击师、独立团、战斗营坚守老区、建立新区,对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它始建于1933年秋,大发展于1935年春季以后,这是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遭敌严重摧残的特定历史情况下,“便衣队是地方党政军三位一体的组织,是以地方工作为主的武装工作队,”
适应了对敌斗争的需要,一经产生就显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坚持鄂豫皖边区革命斗争的基本力量。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鄂豫皖边区的武装便衣工作队由少到多,由弱变强,1937年初,“发展到89个,共计600余人,星罗棋布的分布于边区22个县境,”为坚持鄂豫皖革命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便衣队,是鄂豫皖边区党和红军的一大创举,”是鄂豫皖根据地的重要特色之一。“便衣队发展之快,作用之大,使敌人大为震惊,但又无可奈何。”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背信弃义,调兵遣将,组织发动了对鄂豫皖边区的三个月秘密“清剿”。红28军和地方武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奋斗,采取灵活的游击战术,打破了敌人的“清剿”。 在三年游击战争中,红28军转战于鄂豫皖边区的45个县。地方武装和便衣队就地坚持斗争,人民群众始终进行全力支援。以不足2000人的红军,牵制敌人大量兵力,最多时达68个团,约17万人;歼敌18个营又15个连和大量小股敌军,粉碎了敌人的反复“清剿”,使革命的红旗始终飘扬在大别山上。同时,有力地支援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配合了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的斗争。
“七·七”事变后,鄂豫皖边区的共产党组织和红军面临着由反对国民党“清剿”的战争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战略转变。边区党和红军领导人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响应国民党当局关于停战谈判的倡议,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根据协议,红28军和地方武装及便衣队共1800多人,集中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开赴抗日前线,从而揭开了鄂豫皖边区军民进行抗日民族解放斗争的新篇章。 在艰难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中,红二十八军是南方八省唯一成军建制的红军主力部队。1935年2月1日,高敬亭率领的红二一八团在立煌县(金寨)抱儿山与鄂东北独立团会合,得到鄂豫皖省委责成他重建红二十八军的指示信。随后,高敬亭在太湖县凉亭坳主持召开干部会议,决定第三次组建红二十八军,全军1000余人,高敬亭任政治委员,并统一领导鄂豫皖边区党、政、军工作,创建新的游击根据地。高敬亭善于总结游击战争经验,提出游击战争“四不打”原则:“敌情不明不打;地形不利不打;伤亡过大不打;缴获不多不打”。
二、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意义
从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四年间,全国各地先后建立起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八一”南昌起义的部队南下,在潮汕地区受到严重挫折,保存下来的部队由朱德、陈毅率领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成立红四军,扩大了井冈山的斗争,建立了湘赣边界井冈山根据地。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与郭滴人、张鼎丞、邓子恢发动的农民起义队伍一起,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到一九三一年与赣南连成一片,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一九二八年七月,彭德怀等领导的平江起义部队,组成红五军,主力上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留下的部队向鄂东南发展,以后扩建为红八军,开辟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地区弋阳、横峰农民起义队伍,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一九三0年秋成立红十军。以后赣东北和闽北两块革命根据地合并,形成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湖北黄安、麻城的农民起义队伍,创建了鄂东根据地,以后又与豫东南、皖西连成一片,形成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立红一军,在徐向前等领导下,曾发展到四万五千人。一九三二年秋,主力转移到川北,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留下的部队在徐海东、吴焕先率领下成立红二十五军,坚持斗争,长征到陕北,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合。在洪湖和湘鄂西,贺龙和周逸群领导的武装力量分别成立红二军和红六军,建立了湘鄂西根据地,后转到湘鄂川黔地区。在广西左右江地区,一九二九年十二月,邓小平、张云逸领导百色起义,成立了红七军,建立了左右江根据地。一九三○年二月邓小平领导龙州起义,建立了红八军。另外,彭湃领导建立了海陆丰根据地。王文明、冯白驹领导建立了琼崖根据地,吴光浩、徐朋人、曹学楷、周维炯、徐百川等人领导建立的鄂豫皖根据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苏区,“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大别山是红军的摇篮,由此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10支红军部队。在从这里走出的红军把由此诞生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和《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两首著名革命歌谣唱遍全中国,成为大别山英雄儿女英勇斗争的生动写照。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拥有主力红军4.5万余人,地方武装30万人,根据地面积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350余万、建立了30个县市革命政权。经过八年抗战,豫鄂边抗日根据地发展到跨越鄂、豫、皖、湘、赣5省交界的广阔区域,面积达9万平方公里,人口1300多万,建立了8个专区和11个行政中心县、66个党政军组织齐全的县级政权,成为全国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
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到抗日战争时期创建豫鄂边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创建大别山解放区,革命烽火在鄂豫皖边区熊熊燃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艰苦奋斗,有200多万人参军参战、近百万人英勇牺牲,以鲜血和生命赢得了“红旗始终不倒”的崇高荣誉。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边区是全国唯一保持30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的革命老区。
三、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红四方面军的摇篮”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简称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并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于1930年春诞生于新县箭厂河,全军下辖三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共2100余人。193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给鄂豫皖特委的指示,决定将蕲春、黄梅、广济地区划归鄂豫皖区,令活动于该地的红十五军与红一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红四方面军以鄂豫皖苏区部队为主力组成,它在1931年10月底,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军开始组建。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黄安(现为红安县)七里坪镇宣告成立”,“徐向前任方面军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实际领导权由张国焘控制。方面军下辖第四军、第二十五军。第四军军长为徐向前(兼),政委为陈昌浩(兼);第二十五军军长邝继勋,政委为王平章。原四军部改为方面军总部,两军所辖各师归总部直接指挥。总兵力3万余人。时为中国共产党控制下仅次于中央红军的军事力量。不久,又建立红九军,全军共有6个师。红四方面军成立初期,在12月下旬其攻克鄂东重镇黄安获重大胜利后,《红色中华》报道中即称红四方面军为“红军第四军团”。1932年3月21日,红四方面军发起苏家埠战役。此役采取围点打援和调动敌人于运动中加以消灭的战略战术,历时48天,共计歼敌3万余人,俘敌总指挥厉式鼎及5个旅长、12个团长,“缴枪1.5万余支,机枪250挺,炮44门,电台5部”,还击落敌机1架,取得了中国工农红军创建以来的空前大胜利。
1932年7月开始,国民党军队以30万人的兵力,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起围剿,这是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一部分。10月12日,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除留下红七十四师和红七十五师及各独立部队编成红二十五军由沈泽民负责坚持游击战之外,军部和主力红十师、红十一师、红十二师和红七十三师转战陕西南部,取消各军番号,西越京汉铁路线,实行战略转移。经过两个月的浴血奋战,红四方面军突破漫川关,越秦岭,走关中,涉汉水,数破敌重围,转战5000里,终于胜利结束了西征。红四方面军挺进川陕后,迅速创建了包括23个县(市)的革命政权、500万人口的川陕革命根据地,部队由入川时的4个师1.5万人,发展到5个军约8万人。
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击败川军的三路围攻,力量迅速发展,遂将所辖四个师升格为军,依次改编为红四军、红九军(军长何畏、政治委员詹才芳、副军长许世友、参谋长王学礼、政治部主任王新亭)、红三十军(军长余天云、政治委员李先念)和红三十一军(军长王树声、政治委员张广才),又将川东游击队改编为红三十三军(军长王维舟、政治委员杨克明、副军长罗南辉),共辖5个军,总兵力达8万人。1933年10月至1934年
8月,红四方面军再一次击败以刘湘为首的川军的六路围攻,歼灭大量川军部队,并缴获众多武器等物资,大大充实了红四方面军的实力,使川陕革命根据地到达顶峰时期。
1935年3月下旬,红四方面军为策应中央红军,强渡嘉陵江,开始长征。在长达19个月的过程中,红四方面军历尽艰难曲折,往返雪山草地,大小战斗千百次,先后打击了数十万敌军的前堵后追,在川、康、甘、青四省边境广大地区,宣传了革命思想,播下了革命种子,扩大党和红军的影响,终于1936年10月10日在甘肃会宁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
1936年10月25日,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第三十军、第九军、第五军共2.18万人组成西路军,西渡黄河,执行中央军委赋予的打通“远方”的光荣任务。在艰苦卓绝的西征中,红四方面军指战员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与强敌进行了顽强战斗,先后毙、伤敌前敌总指挥马廷祥、马元海以下2.5万人。1937年3月,虽然这次西征由于战线长、补给匮乏、众寡悬殊等原因而失败,但红四方面军指战员与敌人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结论
1934年11月16日,在中共鄂豫皖省委的率领下,红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由罗山县何家冲列队出发,开始长征。红二十五军是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长征部队,并因此被誉为“北上先锋”,为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陕北,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红二十八军和地方武装、便衣队与大别山人民同生死、共患难,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清剿”。三年中,红二十八军转战鄂豫皖边区45个县,地方武装、便衣队基本上就地坚持斗争,牵制敌正规军最多时达68个团,约17万人,歼敌18个营、15个连和大量小股敌军,使革命的红旗始终飘扬在大别山区。1938年初,周恩来在武汉会见新四军领导成员时,握着高敬亭的手说:“红军长征后,你们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斗争,你们的功绩很大,你们在敌后保存这样一支红军部队,这是很了不起的。”1938年2月中旬,红二十八军和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正式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下辖4个团、3100余人。3月8日,新四军四支队召开东进誓师会,随即分别从七里坪和信阳县邢集出发,成为首批奔赴皖中、皖东抗日前线的新四军部队。5月12日,新四军四支队先遣队在巢湖以南蒋家河口西岸,出敌不意地伏击日军巢县守备队,当场击毁两艘日军汽艇,毙伤敌46人,缴枪11支,残敌狼狈逃窜。蒋家口战斗打响了新四军在华中敌后抗战的第一枪。蒋家口战斗首战告捷,有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增强了华中军民的抗战信心。“蒋家口战斗,是第四支队东进皖中敌后的第一仗,是新四军进敌后的第一仗,拉开了华中敌后游击战的幕”[12]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红军的摇篮”,从这里先后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部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将军的故乡”,由此诞生了徐海东、王树声、许世友、王宏坤、王建安、刘震、李克农、陈士榘、陈再道、陈锡联、周纯全、洪学智、郭天民、韩先楚、郑维山、秦基伟、皮定钧、李德生、尤太忠、刘华清、万海峰、王诚汉等身经百战、威震敌胆的名将。为党和人民造就了一大批党军政领导干部,仅红军时期团级以上、抗战时期师级以上、解放战争时期军级以上的干部就达2512人。大别山是将军的故乡,从“1955年至1965年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就有570人,占当时全部将军总数的35.5%。红安、大悟、新县、商城、金寨、六安是被誉为将军县”。从鄂豫皖这片大别山里走出了共和国的1位元帅、2任国家主席和570位开国将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艰苦奋斗,有200多万人参军参战、近百万人英勇牺牲,以鲜血和生命赢得了“红旗不倒”的崇高荣誉。
(本系列文章倒此全部结束)